诈欺师 GL_记者札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记者札记 (第3/6页)

因,对笔者本意推动的目标并无较大益处。

    然,如笔者上文所说,若未能挖掘合适热点,笔者仍会利用民众想法,匿名披露违背道德的第三者,以期再次引发热议。

    在笔者走访期间,笔者收到保健品公司的贿赂打款,当即举报投诉保健品公司不良行为,笔者并非抗拒消费主义者,仅家中小康,暂不急需大额用款,照顾大女儿也并未花过多费用,仅嫁妆尔尔。

    插曲其二,笔者在收养大女儿后并未与其有过多交流,笔者常年出差在外,家人替笔者照顾大女儿起居生活。

    笔者仅在寒暑假时偶尔与大女儿碰面,收养后笔者与幸存大女儿以“姐妹”相称,假期带妹妹去各个景点旅游,均有发票,未挪用公款,经笔者观察,旅行中妹妹行为较正常。

    笔者公事繁忙,对旅游印象不深,只记得带妹妹去过临海区海边,本意让妹妹回忆对案件有所帮助的细节。

    孕妇杀夫案在上司安排下停止调查,理由为尘埃落定,凶手与受害者都已入土为安,上司认定无挖掘价值。

    笔者将案件报告递送给专职女性视域作者,期望能达成笔者与同事的共同心愿,后马不停蹄赶往下一案件。

    在五年间众多走访、采访案件中,笔者曾前往妹妹名校采访,妹妹为名校优秀毕业生,采访时一改笔者初次见她时异常行为,除性格仍较为内向,不敢与人对视。

    幸好演讲时落落大方,但演讲内容夸大妹妹取得成就,将省奖全数美化为国奖,将国奖与世界齐名。

    笔者对妹妹抱有亲情,故着笔时难免有真情流露,在分析妹妹的谎言时,笔者并不认为妹妹是出自虚荣心。

    难以愈合的童年创伤是优秀妹妹的软肋。

    笔者仍怀疑孕妇杀夫案、青年坠楼事件对妹妹产生心理阴影,与家庭心理医生交流时得知妹妹逃避这段记忆。

    笔者并非专业心理医生,且较固执己见,未听心理医生建议而以职业信仰出发,故作出错误判断,多番强调妹妹应诚实待人待己,应诚实对待记忆,每段记忆无论痛苦幸福与否,都不应篡改诈欺自己乃至逃避忘却。

    笔者一路走来遇到种种不甘,心有余力不足之事时有发生,笔者全数记录下来,以期后人能站在前人悲剧之上作出进步选择。

    秉承还原真实的职业道德,为了让妹妹不再习惯性撒谎,笔者与妹妹约定,偶尔欺骗是活下去的必要选择,但事不过三,同样的欺骗行为不应超过三次。

    如果妹妹仍不想回答真相,不愿承担做出错事的记忆,那就证明妹妹默认了笔者所猜想的真相,做出让笔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