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上) (第1/5页)
“这个,就是当年灵台旧址了。” 钦天监门面不广,里面却颇为阔大,进门不久,便霍然开朗,见平地里起一座高台,上立木表,周围有陈设若干。 “喏,那儿,那便是当年帝高阳的手书,咱们钦天监在外面也叫灵台,就是为着这个。” 关于这点,云冲波倒是昨天已听应鹏说过:和其它许多东西一样,钦天监是以帝轩辕的意志开始建立,当时,在清、神、灵这三个名字当中,他最终拍板,决定将这用来观测天象的地方命名为“灵台”。而,同样是和其它许多东西一样,钦天监的最终完成是在帝高阳的手中,当时,他亲笔写下“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王在灵囿,麀鹿攸伏。”的《灵台》篇,刻碑立此。 “那时候只是刚开始啊,你看这台子,只有两丈高,四百二十步周长,跟现在的九丈之台,那是没法比啦!” 解释说早在多年以前,大多数观测工作就被转移到了新的观天台上进行,现在,这灵台更多是被作为一件圭表来使用。 “喏,便是那上面高高的那个柱子。这可是当年郭大人亲手树上去的!” 立于“古灵台”上的那根高大木柱,正式的名字应该叫“测景台”或者说“四十尺圭”,当年,郭颂敬锐意革新,废古法“八尺圭”,立“四十尺圭”代之,砌巨石三十六块明度,又制景符辅算,测定日影,可至两毫之微。 事实上,摆放在古灵台上的四件物事,固然都是有上千乃至数千年历史的古物,但同时,它们也都是郭颂敬胜利的纪念:被以“四十尺圭”取代的“八尺圭”,被以“简仪、迎仪”取代的“浑天黄道仪”,被以“水运仪象台”取代的“漏水浑像仪”,被以“明殿灯漏”取代的“淹箭漏刻”,它们,都曾有过无上光荣,承载了无数人的心血智慧,但在郭颂敬的手中,更好的仪器被创造出来,更好的算法被推演出来,遂将这些旧日勋臣彻底淘汰,送上了这古灵台顶,充当起昔年历史的展示。 绕过“古灵台”,后方是更为雄伟的巨台,高九丈,周千步,分三层,这便是如今正在使用的观天台,同时也是钦天监上下百余人员办公场所所在。崇雨村热情的张络着,将两人带进了他位于第二层的房间,转眼间已给两人面前各放上了一杯热腾腾的茶水,自己也抱了一杯—却是个格外大的杯子,简直和小号茶壶差不多了,愁眉苦脸的在对面坐下。 “我说应老弟啊……你这样搞法,老哥我很难作啊。” 以这句话为开头,崇雨村絮絮叨叨,一气就唠了快一杯茶的工夫,从钦天监当前所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到自己家里儿子不听话不愿意走科举正道使自己很是头疼,直聊得云冲波快要两眼发花,才突然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