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第2/4页)
有何异同。”于谦却反问道:“敢问杨王,这军士为何逃所?” 杨洪叹气的说道:“皆因为这亩税二字。” “一概以每顷粮十二石、草九束,地亩钱每亩一钱为率,上田一亩地收一石半,下田呢?地土瘠薄,每亩收入不过数斗。遇到灾年呢?” “均算一下,这每顷六石,草九束,地亩钱,再加上摊派,能完成这天下军所十不存一。” “除了亩税以外,还有就是一些镇守、总兵、世家大族、勋臣外戚、缙绅巨贾,他们总是或买卖,或霸占,隐占军所膏腴之田。” “唯独那些贫瘠的下田让军户种,军户压根撑不住税赋,就只能逃了。” “僭越朝廷、陛下之权威,为自己谋取私利,就是眼下军屯之困局。” 杨洪给出了两个理由,第一个就是亩税,第二个就是侵占,这是两个主要原因。 现象出现,提出问题,找到原因,其实天下人莫不知道军屯逃户,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亩税是朝廷定的,侵占的人是军户们惹不得人,自然只能侵占了。 杨洪占的都是膏腴之田,这些田自然有当地的孝敬,也有他清理查办,从一些人手中夺过来的。 什么叫权宜之计? 这就是权宜之计。 他并不想刨大明的根基,肥了自己。 但是他不占,别人就会占。 还不如他杨王占了,那应缴税赋补齐,也好过宣府知府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搞出三七分账,七成还是人家的戏码,山外九州民风彪悍,逼急了,他们真的会杀人的。 于谦略显一些无奈的说道:“卫所军饷不敷,一切仰给有司,有司又仰给内帑,倘若内帑入不敷出,又当如何?” “这次陛下内帑动用至少两百万银,京师之战大胜特胜,但是内帑有出无进,终有溃竭之日啊。” “前唐府兵制消,则唐有安史之乱,我大明有军所溃烂,则有今日闽地民乱、麓川反复。” “陛下的农庄就是解决的法子,乡野土地归农庄所有,陛下取一成半核入太仓,稍微算算,算是减了赋。” “这关键就是农庄了。” “杨王所言的镇守、总兵、世家大族、勋臣外戚、缙绅巨贾为何得以侵占,而无人敢言呢?因为他们世受皇恩。” “现在陛下将地还给了百姓,再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