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杀人立威 (第3/4页)
来。”老倌听闻连连点头。 于谦发现百姓们对于农庄法其实并不热情,他们对于这种脱胎于军屯法的田法,清楚它的好处,但是他们比于谦更清楚这其中的难处。 居九天之上,可察一时之疾苦,可察一世之苦? 但是百姓们对于剿灭贼匪之事,颇为在意,积极性很高。 于谦不由的想起,之前金濂、陈懋提起福建减赋三年的时候,陛下颇为震惊的问百姓要的这么少? 百姓们心中对于公正二字,没什么概念,他们只想要活着,仅此而已。 于谦重重的叹了口气,求上才能得其中的道理,于谦怎么可能不知道? 大明的百姓要的不多,只要给口饭吃,活着,他们就会对朝廷无比的忠心。 剿匪之事,于谦都懒得去。 剿匪的最大的难处,是知道对方在哪里,而不是打不过。 大军围山,大将军炮推到山下,一阵炮轰,轰破山门,一排子母炮摆在山下,接连不断的发射,大明军队平推。 然后将整个山寨一把火点了就是,这些匪徒的下场是连灰都看不到,就被一阵山风给吹散了。 这是震慑! 徙木立信,是商鞅的典故,说搬木头就可以给五十金,有人照做,立刻就给了,所以政令通达。 但其实商君真正立信的,是禁止私斗时候,直接斩首千余私斗之人,私斗之风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哪怕是吵翻天了,也不敢私斗。 另外一件就是惩处秦惠文王嬴驷。 嬴驷当太子时,犯了禁条,商鞅说:「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处罚他的师傅。」 墨刑是什么? 黥刑,在脸上刺字。 嬴驷犯了罪,公子虔和公孙贾被刺了字,而后公子虔甚至被剃了鼻梁。 陛下以雷霆手段惩戒贼寇,就是为了徙木立信。 当然,陛下也放出风了,若贼寇肯下山,无不法者,窑山服役五年、十年、二十年,可赎其罪。 陛下还是很仁慈的嘛,不是一股脑都直接把人都给扬了,还是给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于谦将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见所想,都写到了书信里,陛下的想法是极好的。 但是于谦浸淫官场多年,知道最大的弊政就是好心办坏事。 明明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在执行的时候,准备不够充分,执行出现了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