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每月160万的新闻纸张生意(求订阅!) (第2/4页)
,更是没那渠道关系。 要是让自己从无到有去开拓市场,有那功夫,做点什么都不比这差。 张宣好奇问:“纸张也分很多种,你想做哪个领域?” 李梅说:“我想做新闻纸。国内各大报刊的新闻纸需求量巨大,这个市场很有潜力…” 耐心听她嘚吧嘚吧一通,末了张宣摆摆手说:“你讲的这些很有道理,但我不想听这些虚的。 你既然直指新闻纸,那肯定有眉目的,你说来听听。” 见他不好忽悠,李梅也是笑了笑,就讲了她的思路: “我们从俄罗斯进口优质新闻纸,火车运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再集装箱运到沪市。 客户是沪市的新民晚报和川蜀的华西都市报。货到了他们报社仓库,立马给你银行汇票。这年头的报社特别有钱,从不欠钱。” 眼瞅着她嘴皮子一动,就把新民晚报和华西都市报说出来了,张宣感觉有点天方夜谭,就好像在听玄幻故事一样。 沉吟一阵问:“这两家可都是老牌报社,报纸销量多,社会影响力大,供求链应该非常完善才对,你有多大把握挖墙脚?” 眼看张宣不见兔子不撒鹰、做事稳当,李梅就主动透露说: “没离婚前,我在澳洲做的就是新闻纸张这方面的生意,新民晚安和华西都市报都是我的客户之一。我现在回国了,自然不能便宜他。” 得,这个“他”应该就是她前夫了。 张宣听明白了,李梅这是斗气呢,找前夫算账呢。 或者叫报仇雪恨也行。 不过在老男人看来,你斗气不斗气什么的都没关系,他只在乎可行不可行,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张宣试探着问:“你有多大把握?” 李梅说:“90%以上,国内其它客户我没太大把握,但这两家报社当初是我手把手跟进的,有硬关系在里面。” 张宣眼睛一亮,紧着问:“两家报社用量大不大?” 李梅回答说:“新民晚报每天卖出32开的报纸120万份。一个月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