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实体书出版(求订阅!) (第2/5页)
93年的畅销书。不少报刊评论都用“火爆京城”一词来形容“白鹿原”的畅销。 根据沪市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的销售数据,1993年这本书在这家书店的销量为13500册。 听到这个数字,你还有信心吗?” “白鹿原”怎么个火爆程度,张宣心里有数,那可是一年版税高达455万,上了作家富豪榜的主。 只见张宣从容地回答道:“当然有。还是那句话,作品已经写好了,质量摆在那,我相信市场。” 陶歌问:“你刚才两次提到市场,文学作品用市场说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对名利看得很重?” 嘿!这娘们不愧是牛津大学毕业的,不愧是一身书香气质。 反应很敏锐,问话很犀利。 但,又怎么样? 只见张宣不慌不忙表示:“名利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作家。 作家没成名前都在等待名利,我也不例外。 相比起一些作家看重专业人士的意见,我希望自己有更广阔的读者。 对于我来说,必须要赢得年轻人的喜欢。你要相信年轻人,年轻人来了,未来就来了。我不愿放弃市场,也不敢放弃。 写作那么辛苦,如果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就不值得我费心费力去做了。我要让更多的读者走进我的文字里,为此我愿意流出更多的心血。 当然我这话肯定会有人指责,肯定有人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口碑和销量都有了,却一定会表现得很委屈地说:他们不在乎名利,他们恐惧名利。” 陶歌满意地笑了,对这嚣张、却又能自圆其说的见解很是肯定,内心忍不住赞叹,能写出这么优秀作品的人,果然没有一个善茬。 陶歌理了理情绪,接着提问:“你知道吗,风声虽然还没有连载完,更没有实体出版,却已经有好几个大导演找到了人民文学,打听你的信息。 那问题来了,假如文学作品要借影视的助力走近年轻读者,会不会令人不齿?” 张宣听得愣了愣,随即心里笑开了花,竟然就有导演看中了吗? 真他娘的有眼光啊! 问题是那大导演是谁? 是张艺谋? 还是姜闻? 或者都有… 不过管他谁呢?只要真的有心,就算再折腾再折腾,肯定也会想办法找到自己的。 老夫现在又不缺那几个钱,急什么呢。 等着,等着鱼上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