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什么叫贵人?这就是贵人! (第3/4页)
这没错。 但刚才听了陈本同志的发言,我认为他根本没看懂“潜伏”。 “潜伏”这部小说从头到尾就讲了两个东西:人性和历史。 首先我们看其人性。 作品中出现的各个怪才,之所以能够在具体的谍战工作中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其实首先归功于人性的善良。 比如阿炳,他的信仰主要建立在感激层面上。懂得感恩,本身就是一种人性善良的体现。 而另一就是历史性。 小说故事本身就建立在特殊的年代,反映的是特殊年代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体现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人生。 我认为“潜伏”中那些为国家安全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坚定、高贵的人格信念就是文以载道的核心。 在这个消解英雄和崇高的年代,我们无比需要他们....” 关系到自己的脸面和业内地位,刘黑羽现在是寸步不让,一個点一个点地反驳陈本的观点。 这样一路反驳下来,足足讲了32分钟。 比陈本还多花了8分钟。 最后,刘黑羽放下手稿,严肃地说:“这是茅盾文学奖,我们不能以一己之私去不公平对待任何文学作品,我赞成“潜伏”获得此届矛盾文学奖。” 等到刘黑羽说完,巴银看了看会议室众人,问:“大家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要说吗?” 大家互相看看,都没做声。 因为已经没必要再做声。陈本和刘黑羽作为支持者与反对者,刚才已经把方方面面都说完了,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见大家沉默,心有预料的巴银没有感到惊讶,于是开口: “那我说说我的观点吧,前几次我对“潜伏”都没正式表态。我知道大家都想听听我的看法,那我就说几句。” 巴银喝口茶,不疾不徐地说:“文化的发展需要百家争鸣。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取其精髓。 即使是通俗文学,其中也有闪光点。诸如金庸的武侠,里面不也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