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这老板好牛逼,人还是那是人(求订阅!) (第4/5页)
万富翁! 全球知名作家! 他还不到21岁? 大学还没毕业.... 其中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来羊城的的阳永健感触最深。 而陈敏和裘博仁夫妻对视一眼,心里有个念头一闪而逝:早知道这位会成长到这一步,去年怎么也要拉着女儿回国,近距离工作工作,说不准就能产生火花? 而其他高材生,此刻心里很惭愧。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感叹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尤其是王丽,想起自己曾经的糜烂生活,现在很是后悔。感觉过往30年活到猪狗身上去了,没干一件人事。 李梅把在座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暗赞自己这大老板好手段,用这种最直接、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把大家给折服了。 过犹不及,点到为止,心满意足的张宣适时转移话题。 对李梅说:“接下来还有三件事,你务必带领大家做好。” 闻言,李梅拿起笔准备做笔录。 张宣端坐身子,伸出一根手指说:“第一件事,从明天开始,你要带领大家与羊城有关部门做好对接工作。把贷款、土地、以及一些列优惠政策等彻底落实到位。” 李梅慎重地点头。 张宣伸出第二个手指:“第二件事,7月份应沪市大领导的邀请,我会亲自带队去沪市考察。 这支队伍交由你帮我组织好。我的要求只有一个,精英,必须都是精英。” 李梅说好。 张宣伸出第三跟手指:“第三件事,现在资金到位、政策到位、土地到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要赶紧给我招人,招班底。 我给你个指标,凑齐两套班底,一套正事的,一套预备的。这套预备班底将来会派往沪市。” 听到这话,听到两套班底,众人心中非常激动,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他们够努力、够出众,就一定有位置留给他们。 一瞬间,众人斗志昂扬。 会议散场时,张宣叫住了陈敏、裘博仁夫妻。 询问:“地标建筑的设计图怎么样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陈敏说:“前后已经反复求证过,现在正处于收尾阶段。” 张宣很满意,然后又问:“刚才在会议上我也有说,将来可能要去沪市发展,你们有没有兴趣继续合作?” 两夫妻等的就是这话。 之前还在想,要是张宣不跟他们提,两人还打算厚脸皮毛遂自荐来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