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兵乱中的贵公子(02) (第2/4页)
沧州乱七八糟的前期,这位崔通判着实红了一把。红也难怪,谁叫他做的事又离谱又刺激——刺杀、聚兵、安抚,文武一把抓,谁没梦过?官学里就有不少热血士子给他叫好。 朝上正常人比较多,御史冷血无心,蜂拥而弹,天天将人骂个体无完肤。 说有功,主动或被迫干预武事,是文官大忌。说有过,动手当机立断,后来权代安抚使,庶务做的很好。 其实功过相抵,应该还是功大一点儿。 前几个月崔通判明明常被拉出来讲,为什么今天没一个人主动提? 简直仿佛沧州没这个人似的! 李令之挨不过李慈频频示意,实在怕他眼抽筋,拉来一张白纸唰唰解答完递了过去。 「通判崔昭,参政之孙,怀宁之甥。」 李令之写完都忍不住感慨,崔君两边祖上可真够显赫的——那可是清河崔氏与京兆卫氏!回溯五六百年,在前朝、前前朝肯定也做过同僚呢。 李慈则大吃一惊,目光逡巡女皇左首的崔相与卫尚书,瞪大眼睛还要强装镇定,好像知道了什么可怕的秘密。 李令之怜爱地打量他,肚里差点笑翻。 这算什么呢?不过是些人尽皆知,但近年很少被提起的旧事罢了。御史参崔昭最频繁那阵子居然没拉扯过家庭关系,属实怪哉。 李慈长在内宫,专心学习,吃了年纪小的亏,自然没机会知道曾经名动京城的大八卦。 八卦的中心就是崔昭,一个公认命不好的家伙。 这人的出身其实很好,当今世道已经很罕见的那种“上数十八代都很好”的好。 崔氏曾是天下士族甲等,崔昭的祖父崔隽出身旁支,祖上出过郡守,随着他宣麻拜相重新变得显赫。父亲崔攸之是家中嫡长,少有慧名,累官至御史大夫。母亲卫氏是明帝养女、新皇近臣。他还有个亲哥崔昉,上京知名神童,十七岁登科,前途璀璨到闪瞎人眼。 世事如果能尽如期望当然是好的,坏就坏在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