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_汴京生活日志 第1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115节 (第2/7页)

初商量开个小饭馆,由经验丰富的徐大舅领着三个小徒弟负责后厨工作,可能会辛苦受累一点,但绝对忙得过来。而今小饭馆变成比徐大舅原东家还要豪华的酒楼,还是师徒四人撑着就太勉强了,有命赚钱还得有命花嘛,招兵买马势在必行。

    这时徐姥爷挺身而出,主动提议带上几个徒弟去酒楼干活,后厨只需要招洗碗洗菜的杂工,以及大厅能招待客人的小儿跑堂,如此便不用担心因此混进来浑水摸鱼之人。

    徐大舅一合计,老父亲全心全意培养了一年的师弟们,搞不好比他几个小徒弟还能干些,关键是他清楚老父亲的本事,老爷子年纪大了不需要亲自颠勺烹饪,他拄着拐杖站在厨房,便是一根定海神针。

    那样自己只需要负责核心的招牌大菜,老爷子在旁指挥徒弟们满足顾客的其他需要,以及在他忙得晕头转向、无暇他顾的时候,代为调教徒弟,让他们尽快独当一面、分担他的压力,这就算是帮了大忙了。

    这么一想,徐大舅果断接受了老爹的毛遂自荐,沈丽姝也热烈欢迎,并表示徐姥爷这属于退休返聘的老专家,可遇不可求,待遇绝对不能少,提议那一份干股先作为徐姥爷的加盟福利。

    反正徐大舅预计不会辛苦徐姥爷太久,约莫两三年他老人家又能退休了,那时候正好做一次员工激励,将干股分成若干等份发放给优秀员工,比如在后厨一丝不苟的厨师们,和兢兢业业冲业绩的小伙伴。

    是的,沈丽姝自己挖自己墙角,把烧烤店的优秀员工挖到了酒楼。

    不过烧烤店能干的小伙伴们很多,优秀的都让她放心当起甩手掌柜了,沈丽姝却很克制的只挖了两个,分别是张彬和宋向民。

    她选这两位表哥的原因比较复杂,他们的能力占主要因素,张彬和宋向民如今都能管理下属,又会算账记账,放在之前的团队里是比较出跳的了,学历跟是鹤立鸡群,沈丽姝希望他俩也能教会徐大舅算账记账,实在不行就努力成为徐大舅的左膀右臂吧。

    毕竟是老徐家的外孙,两位表哥帮徐大舅做事总是会尽心尽力的。

    第139章

    “这就叫一网打尽。”

    张彬和宋向民从烧烤店跳槽到酒楼, 直接就是管理层,工资待遇倒是跟原先没多大变动,只不过酒楼有个优势, 干个几年帮助酒楼在京城站稳脚跟, 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就会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分股份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