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纪-第二卷_【拉姆纪】第二卷 第十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拉姆纪】第二卷 第十六章 (第2/14页)

挂在脖子里。

    出门前,赛门锁好了大门——还特地多加了一把挂锁。

    之后,没有马车代步的赛门漫无目的的行走着,气场十分低调,低调到周围

    的人甚至大部分没有注意到有个少年经过。即使是注意到的,也极少有意识到这

    个少年就是现今贫民窟最年轻的一位帮派头目。

    就这样,当赛门回过神来时,他才发现自己不知什幺时候已经穿过了近半个

    贫民窟,来到了贫民窟中最贫瘠的一片土地。

    在贫民窟最中央的位置,曾经是一片广场。

    如今,开阔的空间已经被错落的棚户一点点地蚕食殆尽,就连广场的地砖也

    早已被挖走移作他用。

    唯独,在广场中央竖立的纪念碑,被人们保留了下来。

    这座纪念碑可谓历史悠久,悠久到人们甚至模糊了它所象征的意义。

    方柱型的纪念碑没有多余的装饰,上窄下宽,造型十分简洁。铸铁造就的碑

    身,虽然久经风蚀雨雕,但仍旧屹立不倒,默默地诉说着人们早已忘却的过去。

    据莫顿说,纪念碑的底座部分早年间还依稀能辨识出「自由」二字,现在也

    已经是漆黑一片。

    在那场战争中,贫民窟的所在的这一片地域被战火摧毁得干干净净,却唯独

    这座纪念碑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战后,这座原本用以讴歌「自由」(也许吧)的纪念碑被赋予了其他意义。

    人们开始自发地在这里献花,祭奠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灵魂。

    后来的日子里,拉姆市走了一段下坡路,民生渐渐凋敝,贫民窟的规模也愈

    发壮大。

    渐渐地,来这里吊唁的人也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连自愿清洗、维护碑身

    的人也不见了踪影。

    不过,贫民窟里的人倒是挺把这座纪念碑当成一回事的。以前还有过城区的

    官员来到这里考察,提出要将这座碑迁进内城区,以供人们瞻仰,结果遭到了大

    伙儿的一致拒绝。

    这里的交通十分不便,马车甚至无法驶进来。想到来到这块地方,只能依靠

    步行。因此,这里也就常年没有任何商业活动的踪影,四周静悄悄的,静得有些

    凄凉。

    远远地,赛门看到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