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2 (第3/3页)
>律风却摇了摇头,“不用。到时候见了,我会自己问。”无论是问吴院,还是问那个瞿飞,这事不会这么轻易揭过。只是,一切纷争暗涌面前,数据更重要。律风从未怀疑自己想去南海隧道项目组的决心,这一段错误数据的事故,反而燃起了他的斗志。他重新查看了数据,之前就有的念头,迅速成为了草稿,落在了洁白的纸页上。暗礁、深水、台风。桥梁要从这样的地方跨过,始终无法回避海水侵蚀与狂风巨浪。作为公路、铁路两用桥,穿越澎洲群岛的那根线条,注定又粗又壮,才能抵御自然的侵扰。实用和美感,在这一片海域进行了强烈的争夺。律风好几种桥梁的草稿,都否决于它们粗壮笨重的躯体。这么一片蔚蓝的海洋,落下太多的桥桩,毁坏的不仅是海洋生态,还有自然风景。好几天的准时上下班,律风已经习惯了把思考和问题带回书房解决。他已经清楚了南海隧道每一个桥座选择的落位,但是他无法抉择的是,到底悬索桥更好,还是连续梁桥更稳。晚饭之后,律风又关在书房,全自动加班。电脑屏幕左边显示的是南海蔚蓝风貌,随便一张图片,都像是亲临那片深邃迷人的海域。屏幕右边,是清晰的中国地图,宽阔的蓝色海峡阻断了大陆与宝岛的通道。律风晃着铅笔,在手绘的地图上随意连线。跨海大桥如同水蛇一般弯曲的身体,钻进了隧道预定入海口。下一刻,又经由律风的笔尖,在贴近宝岛的位置,昂头出海,仿佛吐信般的桥梁,衔接到了海岛边缘。他脑子里有无数漂亮的桥梁设计,都因为台风巨浪化作泡影。这片蔚蓝深邃的海域,好像注定只能拥有粗壮的钢筋水泥,作为最后的选择。南海隧道的桥梁,设计条件极为苛刻。防风抗雨成为最基本的选择,额外还要考虑海啸、地震、台风、海水侵蚀、泥沙淤积、航道航线。律风就算想要在桥梁上做一点点个性发挥,也会被残忍资料里提供的数据,劝说得面对现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