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第2/3页)
千年,长出了油绿的青苔。它奇特的造型吸引了律风全部注意力。视线以它为准心稍稍外展,就能见到整片区域都被深邃的植被覆盖,偶尔透出的冰冷坚硬质感,如同贯穿海洋的铁灰色大桥散落在岸边的星星点点,汇聚成了一幅完整画卷。“师兄,你在做山水建筑风格?”律风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那些耗费了大量精力去点缀描绘的景观植物,正是旅游区最重要的主角,它们与蓝天白云一起,交汇出青绿银灰的柔和光亮。“嗯。”殷以乔毫不惊讶地肯定道,“我做了一点类似于的尝试。”融物于景,还城市以自然。碧海蓝天的立安港,最适合这样色彩浅淡,青绿优雅的格调。他修长手指划过旅游区的通道,解释着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些矮楼是岩石,高楼是山峰,道路是溪流,广场是海隅。城市的通路,从远处山峰顺流而下,经过旅游区一片片岩石沙滩,积起一滩浅色海域,最终汇聚到南海之中。”美好的景象正如他描绘的那样,最大限度保持了立安港的美丽海色,又保证了四通八达的旅游需求。律风的视线,一直落在突兀的宝塔型建筑上。“博物馆呢?”他问。殷以乔笑着给出了博物馆的近景,“是灯塔。”海洋里的船舶,离不开灯塔的指引。这里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这座架设在南海上的大桥。清晰详细的设计,能让律风近距离看清层层叠起的博物馆外壁。复古的石砌风格,每一层“缝隙”都留有顽强的生命力,编织出一片绿意。顶层留有宽阔的了望台,好像到了夜晚,灯火就会亮起,为海中乘夜航行的船舶,指引方向。殷以乔说:“博物馆的视野,正对南海隧道。任何走到这里的游客,都能近距离感受到南海的波澜壮阔和隧道桥的宏伟广博。”不止是博物馆,更是绝佳的观景台。它以灯塔的造型,容纳了立安港两千多年的船航历史。又继续矗立在这里,注视着这座城市,在南海惊涛拍岸声中,走向下一个千年。师兄的设计,永远无可挑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