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2 (第1/3页)
,更不会突发奇想,问人去不去菲律宾。律风心里升起困惑,认真问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电话那段沉默片刻,回答道:“菲律宾搞了个中菲建筑交流会,特地邀请了我们南海隧道项目组……”翁承先补充道:“国家批示了。”经过国家批示的邀请,意义不同凡响,绝对不只是交流一下那么简单。律风身在国院多年,懂得每一项批示背后深藏的意义。那些写在文件报告上的简短文字,不是商量,更不是建议。而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作者有话要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第69章中菲建筑交流会,不是翁承先一个人得到的消息。当天下午,国院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共同研究这项经过特殊批示的任务。菲律宾重建城市项目涉及近十个受损城市,按照菲方活动迹象,已经确定了这个项目由美国建筑集团承接。他们要讨论的,则是中菲建筑交流会背后,隐隐透露出来的“复苏计划”。菲律宾“复苏计划”,以大面积振兴国民经济为核心,全国范围开展基础建设。几乎效仿中国一般,想要通过总统直接领导,确定菲境内三大岛组未来二十年建设方案,并且尽可能的,在海洋割裂开的三大岛上寻找适合的架桥、埋隧区域,将整个国家连成一体。宏伟的复苏计划,只需要看一眼菲律宾散落在海洋上的地形,就能知道它有多么冒险。可对于中国来说,菲律宾的每一次冒险,都像是新的机遇。“这个项目还没有公开竞标,但是在一建落选重建城市项目之后,菲方谈过复苏计划的框架,并且极力邀请我们派出南海隧道项目组工程师、设计师参加。”李院的话,无异于在说菲律宾希望中国拿下连通三大岛组的复苏计划。至少在基础建设这一方面,有不少人支持着中国的竞标。重建城市落选背后的利益纠葛,国家设计院无从得知。他们只知道手上的代表团名单,涉及了桥梁、隧道、公路、高铁、地铁方面,近三十位专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