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 (第1/3页)
就在这时,海上的游寇突然袭击,连夜攻向了海定。游寇的前身是宸宗的长兄,废太子的残部。他们在朝中有眼线,得知宸宗逝世的消息,立刻伙同外国势力,携带最先进的火器进攻大庆。时任镇海将军是宸宗曾经的侍卫,是他最忠诚的下属和朋友,早就赶往京城,而他不知自己那“忠心耿耿”的副手是叛党,此时临危挺身而出的是镇海将军年仅17岁的长子。吴镇安,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他领着仅剩七成的海军,在海定死守了七天,没有让一个敌人上岸。最后眼见无望,竟生生放起一把大火,把游寇全部阻拦在火线外,直到朝廷的援军赶到。正是:少将军临危受命,海定城寸步不让。吴镇安只有十七岁,其父乃至宸宗都曾夸赞过他的军事天赋,大家都默认他以后会走上他父亲的道路,成为下一任镇海将军。死守海定七天的经历确实证明了他的天赋,然而这个前途无限的年轻人就这样充满遗憾地死在了海定,继任的国君凭他一介白身之命追封为少将军。在华国大多数以正义和希望为基调的战争中,这是很少见的一场哀事。它的结局也称不上好——游寇把火给灭了,是赶来的援军把游寇悉数剿灭。但华国子女生性中的英勇无畏精神展露得淋漓尽致,至今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华国人。所以这一部是最受关注的“国梦”片,也是最受质疑的一部:大众电影,能把华国永远的少将军拍好么?在原身的记忆里,这一部的反响还不错,票房八亿,没有超过,但也是其下第一片了。的男主角毫无疑问是吴镇安,电影拍得很“英雄式”,突出强调了少将军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无畏,该煽情时也不含糊,把悲壮的气氛渲染个彻底,但结局又刻意弱化了,停在了大火阻拦下游寇那里,算是比较圆满。虽然基调比较沉重,但导演还是延续了前几部的风格,拍得十分精彩。原身当时和它没什么关系,其实电影找过他,那时他已经有点名气了,但是他没在记忆中找到合适的歌曲,就拒绝了。在电影上映以后,原身“写”了一首诗致敬,改编自于左任的(1),当时反响很大,圈粉无数。李闻知的任务是,为电影写一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