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 (第2/3页)
r>这是稍微一想,就能想到的说辞。只是没有能够佐证的证据。许愫死的时候,唯有喻识和陶颂在场,他二人就是证据。这大约就是仙门百家一直寻找他们二人的理由。按照苏彻所言,段晔还卖了个好处给喻识,并没有说出喻识的身份。所以苏彻还喊他“六长老”。喻识略一沉吟。眼下的结果,似乎都如他的谋算。这许多步棋,行得都不稳,喻识只能靠猜度人心形势,试探着走一步算一步。比如甬道之事,壁画之事,青江之事,怀霜之事,他都未曾料到。地牢中也未必留有归墟之事的证据,倘若段晔已将归墟之事和他的身份说出,他手中又无任何证据,自然无法对付尚渊。其间变数太多,包括尚渊及幕后之人或许会有的后招,喻识其实没有任何把握。主动翻出归墟之事,实在是一步险棋。但喻识不能再一直被幕后之人拖着走了,这是翻盘最大的机会。所以他那时,才要与陶颂说断了。喻识此刻握着陶颂的手,心下泛上些许深深浅浅的暖意。还好陶颂追来了,不然栖枫山妖兽遍生,他一个人,有命取到证物,大约也再没命出来。陶颂并没有喻识想得如此深。他当初追来,只是猜到了喻识另有打算,无论何种情形,他都想在喻识身边。他无条件地信任着喻识,无条件地帮他,陪着他。他无论如何,也再不能让喻识一人涉险。只不过,眼下云台无首,青江自危,想必仙门是以扶风为首的。陶颂心中漫上深深的忧虑,很快,他所担心的情形,便发生在了他眼前。寒冽的月色自山巅坠落,栖枫山上肃肃立着百余人,皆是各门派的弟子。弟子间是掌门长老们正在议事,其间许多张脸,陶颂都分外眼熟。最中间的,便是威严肃穆的庄慎。见他二人到来,商议声逐渐低微,至一声不闻。云台大约是一位师祖在主事,陶颂记得他,南疏长老,一位德高望重之人。苏彻将二人带到,便飞快地回到了云台弟子之间。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