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9 (第2/3页)
回来。正值春深,林子里花枝灼灼,绣姑将布帕在一旁的溪水浸湿,拿回来为我净手,笑道:“说起来,这还是公主到了淮安后,第一回带阿南出城踏青呢。”我道:“前几年时局乱,阿南还小,是以不敢带他出城。”“是。”绣姑道,“阿南长得快,这一年来更是一月一个样子,跟着刘大人学了、以后,有时候说起话来竟像个小大人似的,不知他到了寻常孩童开蒙的年纪,又会是什么样。”我听了这话,不由道:“我有个侄子,比阿南大一岁,正是开蒙的年纪,听说四书已会读不少了。”“公主说得这位侄子,可是当今的太子殿下?”我点了点头:“可惜我离宫那年,他尚在我皇嫂的肚子里,至今都未能与他见上一面,连皇兄为他赐名为珣,也要经皇嫂来信得知。”绣姑道:“公主不必太过牵挂,左右再过一阵子焕王爷就要带您回京了,到那时,您一定能与家人重聚。”又道,“倒是咱们这位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已要学着念四书,单是听着就叫人心疼。”我听绣姑这么说,想起兰嘉这些年总是来信抱怨,说珣儿性情太过沉稳,肖似大哥幼时,她一直盼着他能活泼好动些,可大哥竟还嫌珣儿浮躁。我起初不解兰嘉与大哥的分歧,而今阿南日渐长大,才慢慢懂得。可能为人父母便是这样,一面盼着他能一辈子不谙世事天真烂漫,一面又期待他能早一日扛起肩上的千斤重担。至正午,武卫领着阿南回来了,阿南将背上的竹笼子卸下,往我跟前一放,里面竟真的有两只个头尚小的兔子。阿南说:“原本捉了三只兔子,方才我们路过前面那片桃林,有个妇人见了这兔子,想拿玉佩与我换,我见她极是喜欢的样子,便换给她一只。”又蹲下身,仔细在两只兔子里拣选一阵,拎起一只雪白可人的,仰头问:“娘亲,您也喜欢兔子吗?那阿南也送您一只。”我正欲从他手里接过兔子,一低眼,目光却落在他腰间新添的玉佩上。那玉佩成色极好,丝绦上的坠珠竟是连大户人家都用不起的凤凰螺珍珠。“这枚玉佩便是方才与你换兔子的妇人给你的?”“是。”阿南应道,又将兔子放下,去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