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4/5页)
了孩子,一直到你已经四岁了,我才发现这件事。我开酒店做了几十年,见过多少女人,但我对天发誓捫心自问没有对不起你妈妈,但是她却对不起我!」 「今天为什么会娶你小妈?因为她诚实!没错,她不太会说话,她常常讲一些没经过大脑的蠢话,但是她诚实,她不乱来,她很安份,她会恨你妈是为了跟我一鼻子出气。」 之后伯安说什么,我们其实听不太清楚,因为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讲的话都糊在一起了,没一句听得懂的。 我相信每个人家里都有自己的问题,而当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时候,大人们往往会选择把战线拉到未来,「等他长大一点再说吧」,「等这孩子懂事了之后再说吧」,对,他们都会这样想。 这让我不禁去思考,或许将来,我也会变成这样的大人吧。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还是会选择这么做。 这么做对吗? 其实哪有什么对不对呢? 年纪太小的孩子,你告诉他这些,他一定不懂。 已经懂事的孩子,你告诉他这些,他不一定会跟你一样有相同的想法,或许会冷静地接受,或许会经过一翻革命之后才接受。 也或许,他根本就直觉地选择叛逆,「凭什么要我接受?」或许他会这么想。 你要说他的想法不对吗?坦白说,没什么不对的。 上一代的事情关这一代屁事,又为什么要这一代来接受上一代的恶果呢? 常常听到一些宗教家说,「越难解决的事情,就必须越有智慧。」 这话说得很好,也完全没有任何错误。 但是,「智慧」这种东西,就像每个人口袋里的钱一样,每个人的口袋深度都不同,钱也不会一样多,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样多的智慧。 要两个甚至是多个智慧不一样多的人来解决一件需要相同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伯安选择离开家了,他说他需要时间来接受这件事。 是的,他用的字眼是「接受」,而不是「解决」。 「因为连我爸都不知道怎么解决,而我也没办法解决。」他说。 因为如此,重考与否的这件事,我们就再也不讨论了。 伯安因为跟爸爸翻脸,决定一个人去台中,然后自己半工半读,不想拿家里的任何一分钱。 我们就这样决定「分开」了。一个南,一个中,一个北。 「家家这本难唸的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