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路_分卷阅读48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4 (第2/3页)

利可是很高的,特别是这种有授权的正版周边服饰,那利润率简直能吓死很多行业的老板。

审片结束之后,李玮搜集了下大家的意见,然后稍微思考下就让谢耿再稍微剪精细点算是最终剪辑版了。李玮这边吩咐完谢耿之后,就开始研究电影的上映档期。一般来说,各大发行公司之间基本会互相通气,避免大家将各自的大片集中上映,摊薄了票房。通常在一周之内,最多能容纳四部大片,再多就会有公司遭受不必要的损失。除非是故意狙击对方的大片,否则大家都会互相配合,对方大片上画的时候,自己就安排一些中小成本的片子去喝喝汤便是了。

而李玮看了看,和自己预估档期冲在一起的大片只有马刚的,以及大导演张谋义的。马刚是国内最早拍摄纯正商业片的导演,在经历了无数骂名之后,马刚以自己的票房成绩和观众口碑终究逆袭成为国内一线导演。这部走的是马刚最擅长的都市情感路线,而且还稍微有点颜色。是的,马刚所导演的作品基本都是“12禁”或“15禁”作品,所以马刚在成年市场是很受欢迎的。不过一般商业片都会努力将作品控制在“12禁”,这样才能保证电影收获最大的票房。如果到了“15禁”或“17禁”,那就至少会损失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票房。因此李玮对马刚还是很看重的,因为他知道如何点火却不至于让火势蔓延。

相较于李玮对马刚的重视,李玮这次对张谋义却是不那么看重。张谋义是个大导演不假,他的艺术成就放在国际上都是足够绝大部分导演仰望的。可张谋义导演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最擅长表现的还是人性冲突的文艺电影,商业电影刚好是他的软肋之一。别说文艺电影不赚钱,张谋义导演的文艺电影却是国内的高票房。反倒是他的商业电影几乎是每部必扑,让不少影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吐槽了。不过这次张谋义背后的发行公司打出的口号是“花旗国专业团队参与”,据说从剧本到制片都有花旗国电影人的参与,因此这次还是让媒体和观众有了点兴趣。和华夏国电影圈还处于文艺片与商业片的拉锯战状态不同,花旗国早在五十年前就进入彻底的商业化路线,故而百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