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2 (第1/3页)
竟无人能挡。而此时,太子长琴那一边的局势亦是一片大好,成功挡下了就差踏进成州的叛军。宏宣帝得知此事很是高兴,龙颜大悦的结果便是他又无缘无故推掉了早朝,搂著新纳的妃子胡混了整整一日。待到抵御叛军的军队进了城门,经由身边的内侍提醒才想起了这件事,随后也不曾露面,只是写下了一道奖赏的旨意让内侍带到了城门口当众宣读。他的封赏没有令在场的人感觉荣幸,反而心中冷漠愈盛,皇帝已经无可救药了。宏宣帝行事愈发没有分寸,许州官员千里迢迢赶至京城,上报许州秋汛,大水冲开了清河大堤,成千上万的百姓危在旦夕,十万火急,请宏宣帝拿个主意。宏宣帝身边的内侍以皇帝正在休憩的理由,将其挡在了门外。那官员在外头眼圈已红,堂堂七尺男儿,险些流下泪来。等就等吧,好不容易等到了宏宣帝睡醒,却依旧没有个章法。户部哭著喊著没钱,实在是挤不出赈灾的银两。宏宣帝问为什么,户部支支吾吾的说,库里的钱一是出兵迎战,二是大半都给皇帝准备生辰,修建新宫殿去了。宏宣帝听得眉头直皱,想了半天竟说让下面的百姓多交些皇粮国税上来。众臣听得只想苦笑,皇帝这是怕地方造反的人还不够多吗?整个大越不够混乱吗?见大臣皆是不语,宏宣帝冷笑了一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大越,多交些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关系。”宏宣帝语气强硬,显然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这分明是要将天下的无辜百姓都逼上绝路!大臣们要开口劝,宏宣帝却依旧起身离开,留与众人一个冷漠至极的背影。兴许是嫌大臣们太烦,宏宣帝接连几日皆是没有出现在臣子的面前,也不理会任何人的求见,只窝在后宫,同一群妃子寻欢作乐。忍了又忍,心系百姓,良知尚存的官员终究是放不下心,连写了好几封奏折传到了宏宣帝的桌案。然而此举无济于事,宏宣帝连早朝都不上了,又怎么会理会这些人的奏折。御史们无可奈何,却又见不得宏宣帝再如此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