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_分卷阅读2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4 (第2/3页)

安定百姓,不让他们遇事则逞凶斗狠,我也不认为因此彻底将武器收缴上来,让青壮失了血性是什么事儿。哎,又是两难的事情,若是既能够令青壮不至生事,又能保证他们的血性就好了。”

胡亥咬着嘴唇耐心听扶苏讲完了要求,小声开口提议:“当世大家有开学馆的习惯,你说要是官办教授功夫的地点如何?到时候再教导些兵法什么的,顺便也就不用担心几十年之后国中缺少有才华的将军了。”

有底子的人总是比毫无根基的人更加容易脱颖而出!

扶苏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经过胡亥的提议,他瞬间又有了进一步的想法,猛然坐起身激动的说:“不止如此,考取文官的方法完全可以套用在军中!”

这样的好办法,之前为何偏偏没考虑到?!

☆、第145章我有特殊的释怀技巧

胡亥本意劝说扶苏,让他上书给始皇帝,不要最终闹出“收天下之兵”铸造金人的事情,可万万没想到这辈子嬴政一共没遇上几次行刺的事情,连带着扶苏对暗杀事件的警惕性也低得多,胡亥带着引导意味的说出自己的担忧之后,扶苏已经牵着话题跑到十万八千里外。

胡亥为了自己和扶苏没能点亮心有灵犀的技能而略感遗憾,但既然如此,他索性直说了:“扶苏,我的意思是民间最好不要拥有持有武器的权利,但‘武器’的范围,咱们最好商量一下,定个标准。”

上有所好,下必有所效。

一旦提出“收缴兵器”的概念,那么除了长矛、强弩、武山剑之类的军队制式兵器,搞不好日后连柴刀、菜刀和弓箭这一类生活用具和谋生工具也得进入禁制的武器标准行列之中,进而影响民生,这对秦朝在百姓之中刚刚有所提升的声望必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扶苏脑中的思绪霎时顺着胡亥提出的问题转变,几息之间已经想透了胡亥的意思,不由得频频点点,随即他眼珠转了转,轻声道:“荆楚和燕赵之地武风盛行,游侠儿遍地,青壮遇事最容易一股热血上脑便动起手来,确实该加以限制。可既然都已经是我大秦儿郎,却不好因地而区别对待。”

扶苏轻轻梳理着胡亥的长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