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 (第2/3页)
孟元绍心情挺复杂,因为他手里还拿着赵英的旨意,等谢则安从任地归来就将劝君尺交给他。赵英对谢则安这么有信心,他怎么能拦得住谢则安这大好势头?偏偏谢则安又是姚鼎言的学生。提起姚鼎言,谁心里不会打个突?明明都去守孝了,居然能被赵英夺情复职,一眨眼还入了政事堂、成了参知政事!孟元绍有预感,他这个相位说不定坐不了多久。虽然谢家父子看着不算完全偏向姚鼎言那边,但要是姚鼎言开了口呢?孟元绍只能拿出一贯的推字诀,一律把要做的重要决定留给赵崇昭。赵崇昭与孟元绍打了一段时间交道,很快了解了孟元绍的算盘。他对孟元绍有些不喜,但想到孟元绍是赵英留给他的丞相,只能忍了下来。忍归忍,遇事他极少与孟元绍相商,更经常找曾经是自己太傅的徐君诚、自己敬佩不已的姚鼎言。徐君诚、姚鼎言两个新加入政事堂的“新人”,在赵崇昭心中的分量竟比其他老臣都重。这日徐君诚和姚鼎言从政事堂出来,沿着青石道一起往皇城外走。静默许久,姚鼎言先开了口:“君诚兄,你老师近来可好?”听到姚鼎言提起秦老太师,徐君诚心头猛跳。姚鼎言已暗中开始把秦老太师的门生压下去,他看在眼里,却不能和姚鼎言一样在赵崇昭面前肆意进言。秦老太师对这点很不满,徐君诚唯有苦笑。赵崇昭看重他是看在这些年的师生情谊上,赵崇昭看重姚鼎言却是因为他打心里认同姚鼎言的许多设想,时日一久,此消彼长是免不了的。在帝王心中昔日师生情分能撑多久?赵崇昭终究会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而且他若是和姚鼎言用一样的手段,与自己看不惯的那些做法又有什么不同?徐君诚说:“老师他精神还不错。”听到徐君诚仍诚挚地喊一声“老师”,姚鼎言心中失望。政事堂那几位老臣都无意相争,明显与孟元绍一般脾气,整个政事堂内只有徐君诚能与他一争,偏偏徐君诚明明正当壮年却锐意全无,实在让他失望。姚鼎言说:“三郎这次不知能不能中状元,他若真能三元及第,你准备送他东西?”徐君诚说:“鼎言兄又准备送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