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驸马爷_分卷阅读1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7 (第2/3页)

的来信,快马加鞭地往回赶。

不到七天,信使已回到京城,带着回信入宫。赵崇昭非常满意,赏了信使不少赏钱,又问起凉州那边的情况。

信使一一答完,最后才犹犹豫豫地把端王给谢则安送侍女的事说了出来。

赵崇昭听完后火冒三丈,当下写了另一封信让人送去凉州,信里都是气急败坏的训斥内容。

等赵崇昭冷静下来,很快又后悔了,派人快马追回信,重新找信使仔细盘问。确定谢则安极少回府,连那些侍女的面都没见过之后,再次写了封信给晏宁公主,中心意思很明确:赵英刚驾崩不久,这么急着给三郎找人是想害死三郎吗?

赵崇昭握笔的手还是气得直发抖,但语气却尽可能地和缓,没有透露半点火气。

过了许久,他在后面补了句:“蹴鞠社那边的事儿解决了,替我告诉三郎一声。”写完他忍下了给谢则安另写一封信的冲动,封好口叫人把信送出去。

第121章

晏宁公主收到赵崇昭的来信时,猛地一激灵,发现了许多自己不曾注意的事。她并没有忘记赵英驾崩不久,但她常年挣扎在生死边缘,对生离死别都看得极淡,心中虽伤心,却也很快振作起来。因而在听到端王的提议后,她并没有拒绝,非常干脆地答应下来。

她会忽略谢则安的身份有多敏感,端王怎么可能会忽略?

难道闲云野鹤当久了,端王连这点避讳都忘记了?

换了别人可能会相信这种说辞,晏宁公主怎么会信!

晏宁公主观察了几天,将戴石的动作尽收眼底。戴石对端王送来的侍女十分警惕,根本不让她们有机会接近谢则安房间和书房,甚至连内院都进得少。

这表明谢则安对端王早有防备。

晏宁公主摊开赵崇昭的信又看了一遍。

赵崇昭明明远在京城,却能知悉端王送侍女的事,端王送人上门的时机不可谓不巧。想到自己曾经因为这件事和赵崇昭争执了几次,晏宁公主心头发寒。如果端王是故意的,那这就是一石三鸟之计,一能往谢府这边安插眼线,二能置谢则安于不忠不孝之地,三能离间谢则安与赵崇昭的关系!

赵崇昭知道这件事会怎么想谢则安?

晏宁公主心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