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4 (第2/3页)
r>至于通令,则简单很多,实际上现在酒桌上的很多玩法都可以归类在行酒令之中。只是很多人都不会把这些玩法说成行酒令,在大众意义上,大家听到行酒令的第一反应还是以诗词歌赋为主。苏轼这么一说,正在看直播的观众都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至于具体玩法,还要看苏轼他们怎么做。陆玄看过去,在场的那些人基本各个都是文人,其中相对比较弱反而是武则天和李治这对皇帝夫妇。评论区还在持续刷新,很多人都提出了不少关于行酒令的提议,有通俗易懂的,也有故意为难的。还有人在评论区刷“用春夏秋冬为主题作诗,且必须为原创,不得背诵”。关于诗词,行酒令中也有一种,就好像诗词大会一样,主持人出题目,比如说诗句中含有“春”的诗词,只是这种玩法比较高端,一般不会有人玩。因此即便苏轼已经说了“雅令”,评论区都是在猜测“成语接龙”“背诵同音成语”之类的玩法。那位提出以“春夏秋冬”为主题作诗的观众,因为玩法过于高端,被许多观众轮流怼了一遍。苏轼就是在评论区“怼人”最凶的时候跑出来的,一出来就笑呵呵道:“以‘春夏秋冬’为主题吗?倒是不错的提议,就是普通了些。”他这么一说,那位被轮着怼了一遍的人再次跑了出来。“不会就不会,说什么普通,打肿脸充胖子,一群戏精,不过是靠历史上的名人吸粉,又不是自己的能力,算什么大佬!”他这么一说,下面的评论再次凶残了起来,类似“你行你上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语纷纷刷满了评论区。倒是苏轼,看到这样的评论,心情更加不错。“你们觉得这个提议如何?”苏轼看着他那边的其余人。李白坐在地上,苏轼说话时他正拎着酒壶仰头喝了一大口,一口喝完,苏轼话音刚落,他便随意开口:“没意思。”李清照笑着抬眸,姿态甚为优雅:“如先生说,只是‘春夏秋冬’,确实简单了些。”武则天也露出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随意便好。”剩下的人都没有说话,苏轼看了他们一眼,笑道:“不若以‘湖’为题,如何?”他这个提议倒没有像“春夏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