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2/3页)
到了何小曼的声音从生产科敞开的窗户里传来。他不由走近几步,认认真真地将何小曼与罗胜利的谈话听了个大半。何小曼真的聪明。也不知道她的小脑瓜里哪来那么多的想法。四班三运转目前在大城市的一些大型生产企业里也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试运行,何小曼在这古城,就敢大胆地提出想法。这是巧合,还是前瞻?丁砚越来越觉得,何小曼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晚上,邱勤业果然如约而至,司机带了大包小包,说是自己已经看了小丁同学为崇光棉织厂写的调研报告,里面提出了很多建议,让邱勤业茅塞顿开。所以邱勤业一定要代表全厂八百多名职工来感谢小丁同学。嗯,只是感谢小丁同学,和小丁同学的副市长爸和外事办主任妈没什么关系。当然,副市长爸和外事办主任妈还是热情地接待了邱勤业。听说丁砚今天白天去了崇光棉织厂,高萍还不动声色地投了一个担忧的眼神过去。倒是丁砚不为所动。他没打算瞒着父母,也不接受父母的任何意见。丁佐民出于礼貌,认真地听邱勤业介绍了崇光棉织厂,而高萍因为带领外宾去参观过,和邱勤业算是熟人了,在旁边也帮着敲了不少边鼓。邱勤业此行,也不过是表达感谢,顺便在市领导面前增加一点崇光棉织厂的存在感。聪明如他,绝不会在第一次上门就提什么要求。人脉是靠积累的,绝不能现搭现用,这样显得太势利。瞅准了交谈还没进入意兴阑珊的阶段,他果断告辞,给丁佐民留了一个又能干又识趣的好印象。“这个邱勤业,倒是又年轻又能干,是个干事业的人。”人一走,丁佐民也不吝夸奖一句,“八百多人,这厂规模不大啊。”“是凌安区的区属集体企业,规模不大,不过生产挺红火。上次我还带外宾去参观过,外宾对厂里的印象也很好。有一批年轻干部,都很得力。”高萍跟丁佐民说这话,眼神还直看丁砚。似乎在说:看吧,我是很开明的,我在拐着弯夸何小曼呢。丁砚怎么会不明白母亲的意思。可是,他总是还不能放心,高萍越是小心翼翼,他就越是忐忑,总觉得在何小曼这个问题上,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