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1.结怨-165.富裕与贫穷 (第11/15页)
和临床检验,等上几个月再上市。孙棣桂果断地收购了一家药品厂,这家药品厂几乎是要什么没什么,唯有一项让孙棣桂看中了,那就是他们有一种已经在审批和检疫流程末期的心血管药。孙棣桂直接将黎桑果为基础,结合其他药物制成的“补心胶囊”当作那种心血管药的改良配方送了进去,不到两周就走完了流程。虽说其中违规操作几乎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但因为孙棣桂在国内医学界,尤其是中医学界的名气太过于响亮。而辈分又是高得可怕,加上孙棣桂从来没有不良行医的记录,那些混迹在中医药界的老家伙们明里暗里调动了不少亲戚朋友学生同事,帮着孙棣桂将这些事情料理干净了。不要说是黎桑果这种神奇的东西,光是孙棣桂配合黎桑果加的那些辅助药材的选用,就让那些老家伙们啧啧称奇,连声惊呼孙棣桂“秘医”的名号名不虚传。这还不算过分。更过分的是原本混迹在各个和环保科学相关的研究所里郁郁不得志的德鲁伊和侍从们集体辞职的时候都没忘记把各自研究所里被搁置的研究成果一律拷贝。科研成果被搁置的理由很简单。比如,某材料公司研发投产了符合欧洲的排放标准的尾气过滤器之后的两周,符合更高标准的过滤装置诞生了。由于生产线已经投产,销售已经到位,只好把这样的成果放在公司资料库作为技术储备。然后,研发部门换了主管,原先的成果要重见天日遥遥无期……类似的事情,似乎发生频率也不算低。这些成果被集中起来,到了橡树国际新建的研究所里改头换面一下,等风声稍微过去一下就可以想办法转化为生产力了。但林林总总的成果汇集起来,大家参详研讨之后,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了起来。这个世界的环保产业,居然是这样的吗?不管是亚洲,欧洲,美洲,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环保产品仅仅是“标准环保”而已。比如所谓的环保洗涤剂,和尾气净化装置,用在相关设备上或者过程里,的确是达到了各国的排放标准和化学品的相关规定。但是制造这些所谓的环保产品本身的流程工序,造成的污染却不容小觑。甚至于从综合环境价值上来看,有些环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远不能被使用这些产品造成的环境效益抵消。真正那些生产过程和效果都环保的产品,经济价值却不高。或许是单个产品的成本不可能被大部分消费者接受,也有的,则是需要单次投入的资金巨大,而且没有现有可依据的生产规范可以参考的生产方式。德鲁伊们是跨越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界限的存在。但更向往自然的他们对于这些事情或许能够一眼看破,但在材料和事实到手之前,毕竟谁也没能力独立对一个个工业项目进行相当无聊地考察。但这样的情况在工业生产领域比比皆是,虽然没有一个国家号称是不环保的,但环保也必须要在成本可以被接受的范围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让这样的局面更为复杂。这不是德鲁伊们能够改变的事情,但为了保护大自然家园,很多事情又不得不去做。讨论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