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0 (第3/3页)
我若不这样做,恐紫姹摄不住他们,毕竟这些是皇上的禁军,非高翔麾下军士。皇上自腰间取下玉佩,遣孙夫人交与紫姹,道:“见此玉佩如朕亲谕。”“得令。”众禁军跪地昂首劲呼。我暗自松了一口气,视线移向紫姹。紫姹盘地展开骊山地图,手指行宫道:“上山顶行宫道路有二。一则东南,便是现下鏖战之地:二则西北,通天水。渭水分道,贼人若想从西北上山,必途经金城,金城郡距姑臧不足三百里,守将严将军定会瞧出端倪。贼人定不敢如此胆大妄为。故此道目前无虑,只需命人严防东南宫门即可。”紫姹举手投足间英姿飒爽,颇有几分将军的英气,众人皆屏神凝气,听她指挥安排。忽殿门大开,童福觐见说行宫尚有禁军七十六人,加之殿内兵士十二,共八十八人,悉数听凭紫姹差遣。童福身后一众禁军跪地而拜。紫姹从容部署,遣殿内十二人留守翠竹轩,不得出殿门半步,舍了命也要护皇上、建瑞及孙美人周全。再遣十二人看护翠紫轩门口,由我和童福统领,把守殿门,不可让一个贼人闯入。我与童福及十二将士跪地领命。西北宫门只留哨兵一人,观察西北动向,以防万一。再拨五十人速将行宫粮草沉入骊山汤泉。行宫地势峻险,虽易守难攻,亦须谨防范贼人火矢偷袭,烧我粮草,断我口粮,火烧行宫。粮草浸水尚能食,一旦烧毁恐孤困骊山,后果不堪设想。又遣两人驻守东南宫门外,及时观察山下战况。其余十余人埋伏在东南门后,一旦贼人杀来,便玉石俱焚。四月廿三,大将军败,退至行宫山下四十里窄道,与敌军对峙一夜。四月廿四,大将军又败,退至行宫山下十五里山嵎处,凭天险又撑一日,禁军死伤大半,不足千余人。嘶喊声在翠紫轩亦听得真切,一众人皆潸然泪下。四月廿五,大将军再败,自东南山径退守行宫,残部不足百人。西北宫门仍无异动。山下黑烟四起,浓雾尽散,喊声震天。骊山行宫告急。高翔浑身血淋站在我面前,隔门跪拜道:“臣护君不力,愿血战宫门,与皇上生死与共。”门内寂静萧然,半响无动静,忽孙夫人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