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尘夏近 夏牧 (第1/6页)
胡尘夏近 夏牧
寅时左右天际还没有一线光明,却也扫去了月午时的一层浓重夜色,有了朦胧的亮意。 与世代耕种,主持家务的汉人妇女相同,草原上匈奴牧民毡庐里的女主人一大早就起床忙碌起来,而此时这户牧民家的男主人却仍然在呼呼大睡。 她与汉人妇女一早起来用米煮饭不同,她先是升起家中用于做饭烧水的火塘中的火,炉火能驱散寒气,暖暖屋子,更能抵御草原漫长冬季的寒冷。夏日的夜晚依旧有些冷,她出门从水井里打水,再回到屋子在从庐顶吊下来的一只锅子里开始煮奶。 这还是昨天才挤下来的鲜牛奶,奶味十足,以及未经处理的浓重膻气。暖意和奶味也唤醒了共同居住在一个毡房的一家老小起身。 他们是属于王子去卑的一户牧民,家庭贫困,只能盖起一间窄小破旧的穹庐居住,因此全家上下不论男女老幼都住在一个屋里,围着火塘铺设的兽皮上挤着睡,用具也很少,也很简陋,只能满足日常所需,而那些更富裕的则是一对夫妻和孩子一个毡房,甚至一人一个毡房。 与很多汉人想象的不同,华夏先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房屋居住,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像匈奴这样的生活方式。最早可查的是夏朝就有木构建筑的存在,到了两周时期的宫殿楼台 十分精巧,但更多的贫民则是居住在这样的草棚草庐地穴里,围着火塘吃饭取暖休憩。 由于今日要转移牧场,每逢这样的早晨众人都格外忙碌,他们将前夜就收拾起来的放牧用具打包装好,再打理好生活行装,放置在可以搬运毡房跟随他们前进的大车和骆马上。 待到一切做好,牧民一家围着火塘坐在一起暖暖身子,将昨晚吃剩下的牛羊肉和骨头再重新蒸热,连着油汤捞出来放凉。走场放牧会比平时放牧消耗更多体力,只有油肉才能补充体能,耐寒,因此这几天他们都吃得格外的好,都是平日舍不得吃的肉和奶。 他们用小刀将剩肉一片片从骨头大棒上旋下来,放进粗陶碗里,浇上奶锅里的热奶,和着一撮蒸熟的粟米,泡着奶吃,再加上一点平日同样舍不得吃的珍贵的糖或盐,抓紧时间饱餐一顿,舔舔嘴巴边上的油,回味肉味,出过一头热汗后,才出门和其他部落民众一同集合。与汉人想象的不一样,不是所有牧民每餐每顿都能吃肉,对于贫困的牧民来说,牲畜是王侯珍贵的资产,并不属于他们,他们与汉人一样只在逢年过节才会吃上肉,更贫苦的便连牛奶都没有,只有一袭羊皮毛裘破毡裹身。 他们都是匈奴贵人所属的奴隶,如同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