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荣华路_分卷阅读1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3页)

>
身体不适还强撑着上路,拿皇长孙来冒险,是不行的。

于是,太子妃在临行前,及时表示,经过几月时间调养后,身体已完全无碍。

太医肯定了这一说法。

于是,太子妃顺利出发了。

夫妻二人本来打算,回到清宁宫后,就让刘太医诊脉后,说太子妃与皇嗣虽无碍,但到底旅途疲劳,应卧床五六日为宜。

这样就能顺理成章避开万寿节了,后面再如何继续闭门不出,就随意纪婉青说的。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昌平帝为了表示自己慈爱,遣了御医过来随行,一路伺候着。纪婉青身体养得极好,御医表示,歇两天就行,完全不影响出席万寿节。

御医复命已上达天听,如此一来,纪婉青再表示不适,就不大妥当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太子妃明显不乐意出席万寿节啊。

古代是皇权至上,加之孝道一重,这种行为是很不妥当的。硬要靠皇嗣暂时过关不是不行,只是这么一来,就会让昌平帝心生膈应了。

于东宫,于皇太子,于纪婉青本人乃至她腹中孩儿,都是极不利的。

这万寿节,原则上她应该出席的。

“青儿,万寿节你还是不要出席了。”高煦拥着纪婉青,低声在她耳边说话。

这一路从承德返回京城,虽路程不远,但随銮驾出行,也耗费了十一二天。

旅途到底疲惫,高煦连连催促妻子好生歇息,这么一来,又是两天。

高煦旷了半月,年轻男子血气旺盛,见纪婉青小脸泛粉,精神奕奕,已全无妨碍,自是要好生亲近一番。

他自制力固然强,但也不是放在此处的。

这场敦伦轻且缓,但耗时颇长,磨人得很。好不容易鸣金收兵,高煦亲自伺候妻子梳洗罢,再将人抱回床榻上。

夫妻紧密相拥,前胸贴后背,像是两个一式模样的汤匙。

“万寿节人多手杂,极易被人窥了空隙。”

他的大掌轻轻抚摸着妻子高耸的腹部,低声说道:“在孩儿诞下之前,我们应谨慎些。”

妇人身怀六甲,正是最脆弱的时候,且纪婉青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