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5 (第3/3页)
,给我批一块地建工厂,还有这一些证件吧,我自己去办可能有点麻烦,还得拜托你了。”现在开公司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政策出来了,可是其中的弯弯绕绕,给江一留几个月的时间都不一定理的清楚,别说后世网上常常吐槽的政府办事人员推诿和拖沓的现象,这时候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批地也是个大问题,上头没人帮忙,还真弄不下来,虽然这年头在这方面的管控似乎不怎么严厉,也大可以自己买下一堆住房,将住房改建成工厂,可是之后的后续,要处理的问题就多了,而且这样一来,花费也会更大。这时候江一留就无比希望时间快进了,至少再过几年,政策更宽松了,他就不用再这么麻烦夏艾了,欠人家人情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夏艾皱了皱眉,陷入了沉思当中。“是不是很麻烦?”江一留看他这副表情,想着难道他没研究清楚,这时候的政策还不允许民间资本批地建厂,可是按理,不应该啊。“你准备花多少钱?”夏艾直视江一留的眼睛问道,“建工厂,买机器,雇人手,这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的食品厂机器化程度还没有后世来的高,可是一些必须的机器例如,清洗机,粉碎机,干燥设备,称重设备,以及封口机总是要有的,一些规模大点的食品厂还会自己生产食物所需的外盒,这些机器,都不是便宜的,加上建厂所需的费用,打底都是三五十万起步,而且后期还需要采购原材料,以及雇佣人手,一件看上去挺简单的事,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你忘了,我没钱,可是银行有钱。”江一留想要办厂,怎么会没想过这个问题。说起来有趣,改革开放后,银行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都会拨一笔款项,鼓励农民进行投资,这笔钱,不需要利息,也不需要抵押,就像是白给一样,除了无息,还有低息贷款,算起来也没几块钱的利息。相较于后世沉甸甸的房贷压力,这时候的银行就像是善堂,可惜人民的思想没有那么开放,尤其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他们的老意识还是父债子偿,觉得欠下的那些钱,要是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