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2/6页)
话,只是转头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 冷风细雨,灯火照影,路上寥寥行人,显得街上的几个步履缓慢的行人,孤单又落寞。 “去喝两杯?”还是驾驶室的表哥。 “带路吧。” “你今天怎么回事?兴致不高啊?说得跟你第一次来台北不知道在哪儿一样!就东区我们常去那家?”表哥和后视镜里的表姐对视一眼,打了一个转弯灯。 店铺几十年没变样,黎家人从小吃到大,是黎靖炜与表哥表姐们的“秘密基地”。 他每次回台,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基本上都会去。 老板是个外省老兵,八十好几了,说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黎家是外省人,就算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乃至于现在的第四代,这种骨子里对家乡事物的热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丝毫减少。 自然,也就爱光顾这种带着乡愁的老店。 “二两?”表哥举起一瓶烧酒问黎靖炜。 “差不多。我等下还有文件要读。” “大忙人哦!对了,这个论坛,你出钱又出力的,不准备上去讲两句?” “不了。” “那至少——你人还是要露面的吧?他们理事长给我打几次电话了。再说,人都知道你今天到台北。明天闭幕,你上去意思一下?”表姐拿餐巾纸擦拭着隔壁桌面,将包包放在上面。 “我明早给张先生打电话协调时间。我记得他们家是陆光二村的,这种事情,我想,他会全力支持的。” 表哥将酒杯放下,最终拍板了这件事。 表哥所说的那个论坛,就算不是官方组织的,规模也不小,规格更是不低,加上开幕,一共举办了三天。 除了大量学者,基金会这边请了不少眷村子弟,不乏好些大家熟识的名人。 与头两天演艺界、文化界以及媒体界的大批人士挤满会场有所不同,23日这天来的,都是些“普通人”。 与传统模式下“排排坐分几个议题轮流发言”的论坛不同,最后一天,“圆桌论坛”变成了主要形式。 前面的大家围坐一个圆圈,挨个分享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自己父辈怎么到台湾来,又如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千辛万苦返大陆探亲。 每个人的故事,都能拿出来拍一部饱含辛酸泪的电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