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2/3页)
余秋才冒出一句:“农民真苦。”田雨眼睛泛红,直接钻到毯子底下,声音都带上了哭腔:“我真不忍心看。太惨了,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耕好的地,插好的秧。中午他们为了排田里头的水,都晒得中暑了。”中暑也不能回家休息,就瘫在大树底下,旁人给灌大麦茶,拿草帽帮着扇风。人缓过来之后,又摇摇晃晃地下田挑水挑淤泥。余秋抱着她的肩膀,轻轻拍她的后背:“不要想了,咱们不想也不看。”想了看了,也什么都不能做。余秋记得高一文理科分班前上历史课,头发灰白的老师曾经感慨过,建国初几十年的时间,为了支援国家工业发展,农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比谁都清楚,有国才有家。所以即使勒紧裤腰带,也要完成上面派下来的任务。余秋轻轻地叹了口气,合上眼睛告诉自己睡觉。这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不是她能够解决的事情。她还是先做好杨树湾的卫生防疫工作再说吧。可惜杨树湾并不给余秋当鸵鸟的机会。暴雨停歇的第二天晚上,她刚跟田雨给大孩子们分别上完四年级和五年级的课程,胡杨就跑过来叫人。他干活系着的皮围裙都没脱下,只朝她们喊:“上大队开会去。现在就走。”余秋赶紧将教案塞进黄挎包,拍拍手上的粉笔灰:“什么事啊?怎么这样急?”“我也不知道。”胡杨个子不矮,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余秋跟田雨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跟上。饶是天黑了气温下降,一路上也有小风吹吹,抵达大队支部的时候,余秋还是鼻尖都挂上了汗珠。她伸手抹了把汗,怀疑地看着胡杨:“你听岔地方了吧。”这黑灯瞎火的,哪里像是开会的地方。田雨也疑惑:“是不是在大队书记家里头?”现在开会没有固定场所。余秋看生产队也常常在田头或者晒谷场上就把会给开了。“没错,这儿呢。”前院响起何东胜的声音。三人赶紧往院子当中走,凑近了才发现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家伙儿有人坐在小板凳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