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4 (第2/3页)
手更加不想活。正常人遭受这样的教训之后,肯定会小心谨慎吧。她不一样,她越挫越勇,继续勇敢上台,而且从来不吸取任何经验教训。因为她坚定地相信自己刀没开好,是因为助手没配合好,麻醉医生药没打好,手术室的巡回护士跟上台护士素质太低,反应不过来,病人的器官没长好。反正她开每台刀,整个手术室里头谁也不会幸免,集体都要挨骂。这样的奇葩却能在医院屹立不倒,因为全院医生意见再大也没用,院长是她忠实的后盾,医院就需要这样的论文人才。会开刀的,满医院随手一抓一个,不稀罕也不值钱。能源源不断发高分SCI论文的,那真是各大医院抢红了眼都要争的人才。妇产科原先的主任援疆回来之后跟她吵了一场,只不过说了一句,写论文并不能把病人的病治好这么个大实话,就被发配到分院去坐门诊了,连手术台都不能上。老主任一怒之下直接辞职,去民营医院拿高薪了。这位日本留学博士照样悠哉悠哉,身上一大堆金光闪闪的头衔,走到哪儿都是知名专家。因为这个,日本博士成了余秋他们省内妇产科的一个嘲笑梗。大家都怀疑她在日本根本没机会开刀,所以回了国以后才如此开刀瘾上头。连余秋的导师都感慨,现在医生的评判机制出了问题,现实上演魔幻剧。倒霉的还是病人啊,病人哪里知道给她看病的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对于疾病,病人就是门外汉,他们能够看到的也就是医生的头衔。可知根知底的人,比方说他们,却连讲都没办法讲。且不论得罪了人家跟院长,搞不好哪儿就有小鞋等着自己。就是照实说了,别人也未必相信啊。人家名校海归,著作等身,身上的荣誉闪闪发光的一大堆。你说人家水平不行,有什么证据?你这就是嫉妒,你的级别还赶不上人家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病人找熟人看病也正常,因为他们没办法对医生知根知底啊。余秋都不知道到底是人奇葩还是时代奇葩。她死死卡住剪刀,面不改色地看向顾主任:“主任,这个刀我来开吧,您在旁边好好指点我。”得罪顾主任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搞不好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