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4 (第2/3页)
壳,敢于肆无忌惮地横行于世。它不仅要吃牛羊猪狗,而且特别喜欢吃人。沿海居民要打打不死它,要避避不开它,实在拿它没办法。观音菩萨得知此事,便找了十万八千根蚕丝结成一个羂索,又取宝瓶中的杨柳削成九个倒剌钩儿,贯在羂索的一端,再取海滨的沙土捏成一个人形,九个倒剌钩儿藏在泥人腹内。看到此鳌出现,便将泥人迎头摔去。那鳌鱼一见有人吃,便张开血盆大口,囫囵吞下。那泥人一入鳌腹,立刻融化开来,羂索上的九个倒剌钩儿扎在它心脏四周,痛得它在沙滩上直打滚。观音菩萨道:“孽畜在人间已久,不知残害了多少生灵,理当诛灭。我本慈悲之旨度你到南海去修行,忏除夙孽,你愿也不愿?”说着放松了手中羂索。那鳌鱼毕竟有点灵通,连连点头。于是观音菩萨便踏上鳌背,航海而去。观音菩萨脚下的鳌鱼,也是诗人常见的题材。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中吟道:“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唐代著名诗人间禹锡,也喜引鳌入诗,他在一诗中有这样两句:“鳌惊震海风雷起,蜃门嘘天楼阁成。”鳌鱼竟然能踩在观音脚下,当然是不同凡响了,它被看作是力量的象征。唐、宋时,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的正中,所以称人翰林院为“上鳌头”。科举时代,进士第一名――状元受到皇帝的召见,所以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隐匿性横位何东胜送余秋回知青点,手里头还拎着那条前头被她被踩在脚底下的大鱼。这一回在芦苇荡子里头夹到的大鱼,按照惯例统一交公,再由大队进行二次分配。一般情况下,就是妇女队长们组织能干的妇女一块儿腌好了然后晒干等到过大节会餐的时候,再拿出来给大家伙儿一块儿吃。但广大社员同志们一致认定,这条大鱼是奔着小秋大夫才上的船,所以他们得遵循大鱼的本意,将鱼分配给小秋大夫。禾真婶婶还笑:“咱们杨树湾的鱼也认杨树湾人嘞。上回田里头的大鱼,直接奔小胡会计怀里去。这回芦苇荡子里头的鱼,也冲着小秋大夫来呢。”“那可不一样。”宝珍母亲在旁边煞有介事,“小胡会计那个是金牡丹自带了嫁妆,小秋大夫这可是人家送上门的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