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妇产圣手_分卷阅读47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4 (第1/3页)

    饱经风霜,身体羸弱,可不比火气旺盛的男知青亲们,被子必须得是厚厚的。

结果她一进屋,就发现里头似乎暖融融的。

南方的山村虽然天寒地冻,阴冷渗骨,但杨树湾人并没有烧火炕的习惯。这屋子却像是熏了火炉一样,明显要比屋外气温高上起码七八度。

余秋放下被子,在屋中梭巡煤炉的踪影,却只在屋角靠近砖头床的位置瞧见了个新玩意儿。

三块砖头搭成了小小的三角形花坛,里头跳跃着红红的火苗。因为花坛上方倒扣着陶瓷的花盆,所以余秋也看不清里头烧的究竟是什么。

热气正是从这小花坛里头传出来的,源源不断,像个小取暖器。

何东胜手上拎了个青竹架子进屋。瞧见余秋正盯着那小花坛看,他放下架子罩住花坛,笑着说话:“里头烧的是竹片。”

花坛中发出了噼啪的轻微声响,一股竹子特有的淡淡清香弥漫开来。

何东胜指着花坛解释:“大花盆里头套了个小花盆,我把花盆底给封了。”

余秋迅速反应过来:“这是对流传热吧。”

大小花盆之间存在空间。

空气从倒扣的小盆下面与花坛存在的空隙流进去,竹炭加热升温,热空气上升。只不过这不是热气球,热气没办法带着花盆飞上天。

随着压强的进一步增大,热气还得从小花盆底部的空隙溢出,弥漫进大花盆,这就与大花盆之间形成了空气的流动。

大花盆底部有排水孔,热气就沿着排水孔往上冲出去,又实现了和房间里空气的的热交换。

经过这两个步骤之后,房间里头的温度能够迅速上升。

何东胜微微笑:“像这么大的屋子,半个小时的功夫,这旁边就能暖和和的。”

余秋惊讶不已:“胡杨返璞归真啊,我还以为他会做一个电热取暖器呢。”

其实这样的也行,就是用明火难免不安全,燃烧不充分的时候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何东胜开了窗户换气,声音低低的:“小胡会计太忙了,顾不上,这是我做的。太简陋了,可能不合用。”

余秋侧过头,眼睛珠子在年轻的生产队长脸上滚来滚去:“何队长,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