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7 (第2/3页)
王及一众亲随。”我看着他,只觉此人果真难以捉摸。“你先前对这几人百般忍耐,一朝下手便这般狠?”我说。“先前乃是大敌当前,须万众一心,自不可下手。”黄遨平静道,“臣被俘之后,二王三王四王便将义军瓜分,互相攻讦。义军挫败之后,人心涣散,若再任由这几人作乱,则离覆灭不远。”果断的时候倒是心狠手黑。我想,凉州那家作乱的豪族也是不长眼,撞到了这干惯了劫富济贫的匪首手上……我说:“你既仍心系义军,还离开做甚?”“臣做下此事,乃是为卢信扫平道路,以便将义军托付与他。”黄遨道,“他的义军中的威望不在臣之下,且才能卓著,可当此任。”我了然。这黄遨也算拿得起放得下,怪不得过了这么多年还活得好好的。“至于会稽王之事,乃是二王临死前供认的。”黄遨道,“二王与会稽王早有串通,得了会稽王一千金,装作救臣,夜袭先帝驻跸之地。那谋杀先帝之人,正是会稽王埋伏下的死士。”我没插话。黄遨继续道:“得知原委之后,臣原本想到京中去连同会稽王一道杀了,不料,东平王先下了手。臣对会稽王给周珲下毒之事起疑,顺藤摸瓜,查到了东平王府长史张弥之身上。”“哦?”我说,“你问了他?”“不曾。”黄遨道,“臣问的是东平王府中的一个小吏,叫李岩,也是张弥之的表弟。此人与东平王及张弥之皆极为亲近,知晓许多内情。”我:“……”他竟连李岩都找出来了,本事是不小。我有些不相信:“你问他便说?”“那李岩平日夜里无事爱逛花柳之处,那夜他喝得大醉,臣趁机将他劫走。此人最宝贝的便是□□之物,臣将刀贴在上面,他自知无不言。”我:“……”黄遨继续道:“李岩知晓张弥之与会稽王暗通之事,不过会稽王当时只让张弥之使计让圣上在那乡中驻跸,张弥之并不知晓会稽王要弑君,事发之后,张弥之知晓自己为人利用,惊惧难安。回到雒阳之后,张弥之得一相命的老妇指点,说将有大难临头,教他早日防范。而后,张弥之坐在堂上之时,为暗箭所袭。张弥之于是不再隐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