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1 (第2/3页)
细致,都是些点评或感悟之语。我看了看,又从那堆书了抽出几本翻开,仍然有;再拿起最后一本,写得更多,有两页还插入了笺纸,写得满满当当。他竟是全都认真看完了。我瞪着那些字迹,愣了好一会。正当我翻着这些书的时候,外面有脚步声传来,我抬头,却见是谢浚。他风尘仆仆,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谢太后近日受了些风寒,身体不适。”他与我隔案坐下,道,“明日我母亲入宫去探望,我陪她同往。”我讶然,此人面上不动声色,真办起事来倒是心急。“长史方才不是去了东平王府上?”我说。谢浚道:“我先去拜见了东平王,而后回了一趟家中。”我了然:“长史到东平王府上都说了些什么?”“自是向东平王备述殿下顺服之心。”“东平王如何表示?”“东平王甚是欣喜,一再向我问起殿下病况。”谢浚道。我又问:“张弥之可在?”谢浚说:“张弥之也在,观其言语,他上回去上谷郡,当是十分确信殿下病重。”我颔首。东平王和秦王远隔千里,只要谢浚这里应对得当,加上张弥之的态度,他当会对秦王放下心来。只要确认秦王无力争雄,也不与他为难,他便可免除后顾之忧,在雒阳放心施展拳脚。“东平王大约也曾与长史说起了谢太后。”我说。谢浚目光一动,道:“你怎知?”我说:“秦王病重,长史身为秦王最倚重之人,东平王自然要拉拢。”谢浚淡淡一笑,道:“确是如此。不仅是我,东平王对整个谢氏也甚是优待。今上登基之后,因谢太后之故,我父兄及几个堂表兄弟都得了升迁赐爵。”“哦?”我说,“如此,府上与谢太后当是亲密。”谢浚道:“正是。谢太后已无母家,东平王要立皇太孙时,是我父亲劝说皇太孙受命。”“谢公?”听得这话,我有些好奇,“谢公从前对政事一向参与不多,此番为何这般热心。”谢浚道:“我叔父谢宥曾与会稽王有来往,东平王将我叔父下了狱,并告知我父亲,若皇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