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6 (第2/3页)
r>虽然二人并未说话,但众人为迁就他们,还是慢下些来。到了一处路口,领兵那人忽而停下,下马来,向皇帝跪拜行礼。皇帝讶然:“卿何故如此?”“臣有欺君之罪,乞圣上宽恕。”皇帝道:“卿如何欺君?”“臣并非秦王司马,”他说,“臣乃关中都督桓皙帐下司马杨歆,奉桓都督之名,前来护送圣上往河西。桓都督有言在先,此事由圣上决断,无论圣上决意往何处,臣定当护送。”桓瓖瞪着杨歆,瞠目结舌,少顷,转头盯着我。我对他眨了眨眼,心里却有些无语。公子当真讲究,这般时候了还念着什么君臣之礼什么名正言顺。这边反正人多势众,直接把皇帝和太后带走便是,皇帝不是傻瓜,是好是歹他自然能想清楚。不过除此之外,这事公子办得着实不差。我离开凉州前,给公子留了些假须和胶粉,以免他遇到什么事需要改装易容无从下手。而公子到底心思周详,此番让杨歆出来,将假须用在了他的身上。此计甚好,桓瓖和林勋都没有把杨歆认出来。皇帝沉吟,眼睛却看着我。我说:“圣上,桓都督一片忠心,且凉州远离中原,可远避战祸。事不宜迟,还请圣上早作决断。”皇帝又看向沈冲:“太傅以为如何?”虽然我不曾对沈冲明说过,但前番商议时,他已经猜到,还颇有意味地跟我说起了公子。而他答应离开,便也是答应了顺从我的安排。果然,沈冲向皇帝道:“禀圣上,桓都督一向为朝廷倚重,往凉州确更为稳妥。”皇帝没有忸怩,颔首道:“如此,便如太傅之意。”听得这话,我终于松了口气。“前方有一处雒水渡口,可换乘马车,还请圣上太后忍耐少许。”杨歆向二人禀道。谢太后道:“司马但走便是,不必挂虑。”杨歆又行了礼,上马,继续引众人前行。我正朝四周张望,身边忽而传来沈冲的声音:“你这般行事,秦王那边会怎么想?”转头,只见他看着我:“你诈了谢浚,秦王难道不会迁怒?”我说:“自然会,不过无妨。”沈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