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6 (第2/3页)
,来的人并非只有陆笈,还有陆融。陆融五十多岁的模样,面白而红润,体型肥胖,一看便知素日过得讲究。父子二人皆身着便袍,仿佛到田庄里来游玩打猎。见礼之后,陆融看着公子,笑容和气:“伯载实不经事,我今日才知晓元初来扬州之事,未曾远迎,多有失礼,元初莫怪。”公子亦微笑:“陆公庶务繁忙,晚辈多有叨扰。”陆融看着他,感慨道:“我闻元初之名久矣。当年伯载从雒阳归来,每提及元初,皆赞不绝口,今日得见,果不虚言。”公子道:“陆公过誉。”陆融又寒暄一番,与公子在堂上坐下。家人将食物奉上,陆融和蔼地招呼公子饮茶,还将案上的扬州名点一一介绍,不厌其烦。末了,又向公子问起桓肃和大长公主的近况,以及淮阴侯夫妇的情形。“中原罹乱,我等在扬州每每闻得战事,皆倍感忧心。”陆融痛心疾首,叹口气,“淮阴侯夫人乃我表亲,她母亲卧病在床,家人皆不敢教她知晓中原之事。数日前我去探望时,她还向我问起,缘何雒阳久不曾来书信,我亦只得搪塞过去。高祖平定天下不过数十年,战乱又起,天下无论士庶皆不堪其祸,只盼早日了断才是。”听得这话,我不由地与公子对视一眼。“陆公所言甚是。”公子道,“晚辈到扬州而来,便是要为此事尽心。”陆融颔首,笑了笑。“元初来扬州之意,伯载已告知与我。想来陆氏的打算,元初亦已知晓。”公子道:“正是。”“元初见陈王之事,恐不可行,未知元初打算如何与秦王交代?”公子淡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圣上匡扶社稷,领扬州归服之人,皆为忠良。”陆融道:“不瞒元初,这些话,不久前也有人说过。”“哦?”公子道,“何人?”“豫章王。”陆融道,“豫章王亦天潢贵胄,皇室重臣,有志匡扶天下。且豫章王与陆氏乃姻亲,扬州与豫章国相邻,更为亲近。”这话鬼扯得毫不掩饰,若真是如此,豫章王早已经除掉陈王进了扬州,我和公子现在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