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8 (第1/3页)
那时我其实利用了谢浚。他本以为我会将皇帝和太后救出来之后,便送到秦王那里,不想我和公子一起将他们带到了凉州。这无论如何是我做得不地道。当然,这些事说了只能徒增无趣,我不会主动提起。我颇有耐心地在他案前坐下,找着废话问道:“长史明日便启程么?”“正是。”谢浚道。我点头。正想着再说些什么,只听谢浚问道:“元初在扬州还好么?”提到公子,我来了精神:“甚好。”“听说你仍每日与他通信?”“正是。”我说,“长史听谁说的?”“大王。”不用猜我也知道是他。就算到了居庸,秦王日理万机,也从不忘要我将扬州来往信件给他过目,其中也包括公子的。我原本觉得那些儿女情话被外人看了着实难为情,但既然秦王非要看,我便故意再写得黏腻些,打算把他酸得望而却步。不料此人的脸皮当真厚,一封一封,看得津津有味,似全然没有厌恶的意思。反倒是公子,大约是觉得我实在黏腻反常,问我是不是在辽东受了欺负。真是知我者公子也……“殿下还与长史说这些。”我说。谢浚神色坦然:“我与大王时常商讨扬州之事,自避不开你和元初。”“哦?”我顺道问下去,“大王和长史商议何事?不妨告知,我可参谋参谋。”谢浚却是一笑,看着我。“霓生,”他说,“留在大王身边,便让你这般不快么?”这是明摆的事。我说:“怎会。”谢浚没说话,却将一封信拿出来,放到我面前。我看了看,愣住。封上的笔迹我认得,是公子的。“这是元初让运粮船捎来的信件,你不看看?”谢浚道。我狐疑地看他一眼,将信取出来。只见这确是公子亲手所书,不过是给雒阳北军中候王霄的。此人,我曾听公子提过。当年他出征匈奴平叛的时候,此人是手下大将,战功卓著。后来公子卸任军职,离开北军,他便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