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3页)
丽莎白重逢,老师虽然不了解伊丽莎白的性子,也猜中了自己家一定会有这门亲事。——于是,书单上有了那些自己只能在私人藏书室找到的绝版书。结合这两点,很显然,老师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完全背下国会法,再顺势跟着出嫁的二姐来北方。联系在中将家听说的调兵镇|压暴|动,还有小报上突然多起来的关于议会改|革文章,德比郡突然多出的闲散自由民,接着连达西都赶回彭伯里坐镇。克莉丝腾地起身,将画出的思维导图在壁炉里引燃了,火光明暗间,面色凝重起来。北方的工业较南方发达,暴利之下涌现出了大批的商人和工厂主。也因此,相比平静保守的南方,北方要重利也激进不少。克莉丝最近满脑子议会相关,脑内下意识就反馈了信息:早在上个世纪,下议院就已经有了几十位商人出身的议员。他们首先通过各行各业获取了大量财富,又以这些财富购置了地产,也做上了地主绅士。克莉丝的大姐夫宾利先生就是这样,通过父辈在北方积攒的财富,购置地产,娶了南方绅士的女儿,做到了彻底的阶级跃升。既然成为了地主,就有了资本参与竞选,而其中一部分人就因此进入了下议院。掌握话语权后的人,当然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随着殖民扩张和资本发展,许多城镇工业化发展,也有了更多的人力需求,圈地后失去土地的人们开始前往北方谋求生存,因此,北方的人口比南部要稠密得多。不同选区的议员席位是不一样的,人口迁移了,而选区分布还停留在南方比较繁华的年代,甚至出现了一个选区被海水淹了大半,只有三十个居民,却有两个席位的极端情况。这样的前提下,要求改|革的呼声自然越来越高。看来北方有事情要发生了,国务大臣早就嗅到了这一发展,说不定还笃定这次改|革一定会成功,所以精心布置了一切。他就像是在放风筝,发现恰好有一阵风将起,要趁着这个势头,牵着线,将自己送上去。联系到这个可能,克莉丝呆住了。所以……他老人家根本没打算给她什么大学缓冲时间。所谓的“有益的实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