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3 (第2/3页)
黎清听得出来,姜氏很气愤,于是点了点头道:“好,立刻修拜帖叫人送过去。”“可是轩哥儿又怎么办呀?我总不可能真的答应吧,眼下这个情况真是急人。”姜氏单手叉腰,另一只手从黎清手弯子里抽不来挠了挠头。“我觉得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愿,今日的事与他说清楚吧,听听他的想法才好,原本钟姐姐是想在锦州给他找一个的,可又怕他不喜欢。”“行,再等等看,万一有好一点的人家呢。”姜氏想的是自己拖累了管尚轩,实则不然,出现这种情况反而是因为管飞鸿的那桩“樊楼诗案”。天齐不斩文人这是从建国就约定好了的,可樊楼诗案却破了例。这无疑是一个风向标,受到此事牵连的人,哪怕已经过了好几年也无法令人忘怀。除非真的有不介意的,始于管尚轩颜值而又尊重他的才华的人家。就像现在顾家对云及的态度一样。管尚轩已经知道云及和顾家孙子辈顾二的婚事多半能成了,他正在奔波找房子呢。总不能一直住在姜家,待新妇进来了,他这个外男相处起来很尴尬的。他娘托人给他带了五千两银子,加上他这些年帮人办事,抄录文集所获。他手上差不多有七八千两银子。买个几间屋子的小院儿住还能有余钱呢。当然,清姨那边的关系不能生分了,偶尔可以蹭吃蹭喝。小巷跟着管尚轩在牙行处转悠,他知道自家主子这些年虽然吃穿不愁,书也读进去了,但心里却没能得到蕴藉。主子过的苦啊。因此主子想要搬出姜家,他赞同。王婆和他会一直陪在主子身边的。寻寻觅觅许久,管尚轩终于看中了个满意的院子。是个二手的,离皇宫稍微有些偏远,但胜在环境清幽,周围住的几乎是朝中官员,只是职位不太高。有同类,那就是好的。管尚轩立即敲定了这处院子,与牙子一同骑马去看了看。那院子的前主人刚因为调离上京而搬走不久,走的匆忙,好多物什都没带走。一共三间正屋,两间侧屋,附带厨房茅厕以及墙边两个遮雨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