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第1/3页)
.议事厅。穆安之手执杜长史草拟的奏章,细细通读一遍道,“王侍郎的口供虽没取到,可有明确的证据指向他,他当初也是知道并参与过人口贩卖之事。这样的人,儿孙有何颜面继续在朝为官。在奏章上添上,请陛下罢免王侍郎子孙官职。”杜长史道,“王翰林如今也是东宫从属。”“太子殿下胸怀伟阔,焉会包庇犯官之孙。写上。”杜长史按穆安之的吩咐将罢王侍郎子孙官职之事写上,不忘提醒一句,“王侍郎之事,到底咱们没查出确凿证据。”“那是他死的太俐落。”穆安之惋惜轻叹。.自册储诏书颁布开始,太子一直在穆宣帝身边学习理政之事。穆宣帝将穆安之的上书递给太子,太子仔细阅过,还真是有些惊愕。争储失败之前,穆安之性情一直很温和,是那种平和宽厚的君子之风。尽管两人因储位有些暗暗较劲,穆安之却从未有过失礼之事,待人接物皆温文尔雅。争储失败后,穆安之性情大变,一度偏执暴躁,如今刚得差使,却又这般冷酷不容情了。折子里细述案情始末,按律斩首的就有五十人之多,剩下更有抄家流放罢官等一系列要处置的也有一百多人。另则间接株连的,譬如长辈犯罪,晚辈不好继续在朝为官,悉数罢免。有功名的,穆安之更是建议削除功名,永不录用。太子一直读了两遍,穆宣帝问,“你怎么看?”“这件事的确可恨可恶,三弟依律行事,无可指摘。只是儿臣想,尤其许多人已经调离当年的位置,他们罪责在身,不必容情。儿臣看有一些人也只是罢官,他们的子孙也悉数罢免,是不是株连太过?”“宽严相济。这一点,安之不如你。早年我说他性情太过柔弱,如今是刚硬的过了头。”“刚硬也有刚硬的好处,三弟这次的差使办的挺漂亮。”“还成。”“父皇,三弟与二弟原是同龄,二弟已经在朝听政,三弟既有这样的才干,也不好总是在家赋闲。不妨,允三弟继续上朝听政吧?”“再闹出以前的乱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