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 (第2/3页)
顺王世子玩~政~治双商真不太够用,然而他的个人武勇却是本尊和水溶都不得不服的——比不开挂的本尊和水溶都强……上至少一筹。武艺不凡,肯身先士卒,为人又颇为仗义豪迈,在军中无疑很能收得军心。忠顺王世子不是帅才,却是个挺能拿得出手的将才。本尊和水溶这种外人都服气,自带美化儿子光环的忠顺王估计是把兴旺王府的希望放在了这个儿子身上。虽然本尊的备忘录里忠顺王他家的事儿笔墨极少,忠顺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大爷,世子作为实际上的嫡长子才三十出头……父子俩这年纪差,够微妙的。于是对着正慢悠悠品茶的吴大公子,水溶扶额道,“忠顺王世子那几个兄弟没谁是省油的灯,这么多年过来,苦头竟还没吃够。”吴大公子放下茶盏,笑着摇头,“那位世子爷……手段一直都糙。”顿了顿又道,“不过王爷也别说,要不是仗着这股子莽劲儿,他都离了西北三年,还能在军中留有美名。王爷莫怨我多嘴,这三年里咱们可很是换了些得用的人手。”这是实话,只不过老北静王和本尊是把心腹和得用之人从西北这个火坑里撤出来,而吴家则是不停~安~插自己人了。甭管各自心里琢磨的都是什么,起码明面上,两家在西北没有利益冲突。而宁荣两位国公还有忠顺王当年都有从龙之功没错,但这三位真正能受封或者坐稳王位,靠的都是从西北战场上搏命搏得功劳。既然西北是发家之地,哪怕过了好多年,焉能不剩什么人脉势力?套用句俗话,就是……破船还有三斤钉。现如今能帮多少不好说,总不差人给宁荣两府传点的消息。至于忠顺王在西北的地位……就看现今深为帝王依仗,十分得意的吴家,当家人父子回京,就派儿子上门来试探水溶态度,问问想不想联手削一削忠顺王府的气焰……还能没点数?想到这里,水溶笑了:如今看来,吴家是想走的是一条标准的外戚之路。问题是吴贵妃所出的皇子年纪都还不大,皇帝也不过三十多岁,正值盛年,等到皇子们长大,有野心有能力琢磨老爹尊臀下面龙椅的时候,当然说是夺嫡也行,吴家那会儿要是没走下坡路谁知道他们心里又在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