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8 (第1/3页)
赵燕歌也算是带着赵墨白偷溜出来,给小家伙一个喘息的时间了。不知是不是赵墨白长的比较快的原因,三公们都觉得赵墨白聪慧,是以小小年纪就开始给他讲课,也不管赵墨白会不会听懂,就在小家伙的耳边熏陶起来。与此同时,赵燕歌也收到了那几名僧侣回咸阳城的消息。从去年开始,那几名僧侣就在大秦各处游荡,他们走过非常多的地方,那些地方大都车马难行,他们遇到了就下来步行,直到彻底看过大秦最偏僻的角落,他们不得不承认,大秦真的没有佛教传播的地方。这次回来,也是一种对大秦的妥协。他们好不容易历经辛苦才到了大秦,虽然没有传播佛教,可是就这样离去,怎能甘心。佛家就佛家吧,里面的思想同样博大精深。只是他们外出时身上并没有携带许多经文,想要加入百家,还需要他们佛家提供教科书来给学子们阅览翻看,是以,几名僧侣匆匆见过赵燕歌以后,就窝到了稷下学宫内开始写书。除此之外,天下学堂的建造也在陆陆续续的完工,这种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建筑物建造起来非常的快速,内部也不需要多余的建筑物,一张讲台,一张黑板,和宽阔而明亮的教室就行,再把玻璃窗户一安装,就完事了。等学堂建完以后,就是开学的日子,建造完毕的学堂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登记上了学生。民间孩子的名字大都重名,为了能更好的区分他们,学堂内新上任的老师们给他们取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不让他们再像之前的贱名贱名的叫着。学堂内的老师们来自周边的各个私塾,数量并不多,原先他们教导学生也非常的零散,现在老师和学生们都集中起来,他们当老师的也都被分配了新的职位,擅长教导哪一本书,就专心钻研哪一本书,这种做法大大的提高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专注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很年幼的孩子们就已经知道如何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个个都非常的努力,这让学堂的老师们心中开怀不已。“等学堂的事情步入正轨以后,你是不是就要回稷下学宫了?”学堂内,一位中年先生问一位学子道。“是,等事毕,我就要回稷下学宫了,知识越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