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2/3页)
,毕竟深蓝被发掘的时间不长,这么快就培育出微型器官,而且成功率这么高,是很让人振奋的事“我要告诉你,这个世界的真理,不是谁聪明谁就一定能追究正确。不要妄图认为你说的所言所行才是真理。"契科夫冷冷地抛下这段话。徐静怡闻言抬眉,她并不讨厌契科夫,在一定程度上她甚至是欣赏契科夫的态度,不因光环而对某些人忙从,坚持自己的理念但有关"深蓝"的事情,再怎么欣赏,她也必须和对方杠上。因为在这几天的研究中,徐静怡发现深蓝"与曾经有过记载的深海生物样本的构成实在是太像了。与上辈子的不同的点只在于,曾经的生物样本并不叫深蓝,而且研发时间在2324世纪中,21世纪的时候并不受人重视。李文峰教授轻轻地扯了扯徐静怡,低声说:“小徐啊。契科夫同志是一位很严谨的老同志。他在生化领域上很有才能。所以有些事慢慢来,不着急下定义徐静怡知道导师是关心她,不管从华国的中庸之道,还是两国邦交而言,她这样直挺挺地驳斥对方都不够礼貌——但有些事,良心在这里,不能退。上辈子的“深蓝干细胞”医疗移植,最初是一位名声不显的科学家研发,哪怕得到国际级别的奖项认证,推广起来也比较慢,足足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漫长的发展,每一个病患都成功活过8年。所有人都认为“深蓝干细胞”医疗移植成功,才一度成为最热门的医疗项目。这曾经被供为人类的希望,然而,时间终归检验出一切真理。18年,28年,38年,58年后……人们惶恐的发现,移植"深蓝’系列的手术成功了,没有排异反应,医院检查也很正常,但所有人移植器官的人,全部活不过8年最长的一位,进行过2次更换器官的也只活了12年。8年,对于平均寿命已经提升到200多岁的世界而言,太短。所有人都开始恐慌,因为“深蓝’无排异反应,价格便宜,不仅器官衰弱的病患做手术,部分中产阶级以上的人都进行了移植。当这批人知道自己没几年好活,导致社会动荡的影响非常大。影响大到事后过了将近100年,也会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