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选评论六月 (第8/9页)
)。蓉蓉的底线,也就是小鸟的底线,是她的家人,是她对所处生长环境(例如所处阶级)的认可。顾惟自以为是的好安排一伤就伤了“底线”的两个层面①对蓉蓉(一直建立起来的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某种结果的期待)自尊自立自爱的挫伤②对蓉蓉所处生长环境的否定。“他者的冲突”在于不符合原定“自力更生”的期待。已知蓉蓉是一个以他人幸福为幸福的人,顾惟让她抉择,所以本质上在的抉择是选哪一个“他者”:顾惟or家人。答案很明了,小鸟的底线之所以绝对不会被腐蚀,就在于她心中的天秤永远是偏向家人的,即使这个男人是她猛烈地倾尽奉献过一切的,那也是选择家人。她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片从小到大栽培她的生长环境,即使这在他人眼里是不入流的贫瘠,但可以肯定的是,蓉蓉心中的身为家人的“他者”是绝对压倒性胜利的,她爱她养育她的森林,爱这片环境带给她的一切,好的坏的都一并兼收。 很重要的一点。在故事的文本中,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家人,离开了顾惟,离开了所有角色的蓉蓉,即蓉蓉本人到底一个是什么样的角色?完全空白。那是因为她过度扭曲的追求导致的,她一直在追逐的是别人(自己之外的他者),陈蓉蓉的追求是希望自己以外的他者过得好,努力学习也是,活下去怕妈妈失望也是——本质上都是陈蓉蓉希望和她有交集的对方能够幸福,而弃自己的幸福于不顾。 她的残缺恰恰就在她“好”,纯粹过分的“好”。。完全没有了那种属于本我的“自私”。╯﹏╰(呜呜香香 2023-06-28) (10) 即使评论区一片哀嚎,我还是想说作者针对小顾的内心描写很吸引人?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吗?感觉在小顾获得蓉蓉爱的同时他也变成了一个“正常人”,只有蓉蓉的爱能使他完整。这样的关系在小说中是很有致命吸引力的,大概只有小说而非现实生活能完全打造出“为了某人而生的人或是爱情”。 我后来又思考了一下为什么蓉蓉会放不下小顾,又觉得其实不是很难理解。蓉蓉脱离了小顾,但从身分而言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而小顾给予她的,除了至高至美的爱情以外,当然也给足了他如梦魇般的深渊?可是,偏偏就是这一个人,给了蓉蓉人生中所能感受到的最极致的两极。从此以后,不论蓉蓉经历了什么,大概都很难逃离小顾,而她从此之后的所有感受,也都会夹带着他给予她的情感。 从情理上我能理解为什么蓉蓉会如此“恨铁不成钢”的继续爱小顾,某方面来说也是他们之间的爱让蓉蓉完整,这也是我觉得他们两个人之间很难用单纯的“受害者和加害者”概括的原因,因为小顾和蓉蓉并不是两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完整的人”。这里说的完整是,拥有独立和完整的成长经历的人,和他们本身塑造的完整性没什么关系。绝大多数的人是很难和另一个人绑定在一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